《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故事,文章并沒有把筆墨用在紀昌是如何學習射術,而是詳細的講述了紀昌兩次練眼力的過程,說明只有練好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顯。在處理教材時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凸顯“實踐”,注重讀中感悟
文中兩次練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礎。所以,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了第一次練眼力上。為了引領孩子感悟紀昌苦練的品質,我帶領孩子層層深入地品讀句子。一讀,讓孩子理解“注視”的字面意思。二讀,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與聯系自己的實際,體會在紀昌的注視中含有的那種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品質。三讀,通過想象,感悟只有認真刻苦還不夠,還要有恒心,有毅力,讓學生在品詞讀句中層深入的感悟紀昌的學習品質。
二、 滲透學習方法,并貫穿課堂始終
首先,初讀課文后我給學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句式進行語言訓練,目的是滲透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和運用。“首先、接著、然后、最后”這些詞語把語言組織的更有條理。學完全文后,我再次提供句式進行訓練時,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外,語言來源于生活,教學中,滲進聯系生活的方法。使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興趣盎然,對詞語的理解和對紀昌的學習品質的理解更加深刻,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領會聯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發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力求把聯想和想象內化成學生的一種能力。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領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在學習第一次練眼力的過程中,我適時的向孩子們滲透學習語文的方法,并放手讓孩子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學習第二次練眼力。給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我想通過自己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在課堂運用的各種學習方法適時給予肯定和提煉,力求學習方法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習中去。讓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來理解文章內容。
三、 故事鏈接,激發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開頭設計的故事導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質疑—理解,變演繹為探究。讓學生興趣盎然的去主動讀通、讀懂文本。體會主人公的品質。就今天的課堂效果來看,學生對寓言的學習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由于本課容量比較小,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又加入了《紀晶貫虱》的故事作為拓展閱讀。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孩子們深入體會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將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由課內延伸至課外,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這節課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通過實踐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對有些學習方法的處理可能還不夠準確和到位。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研究和探索。
《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這部分內容既是故事情節的重點,也是語言表達上的重點,應該說是人文精神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
本單元要求學生能簡單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我決定以本課為例,重點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在自由讀課文之前,我就提出要求邊讀邊思考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我知道班上概括主要內容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同學都是基本上把課文讀一遍,沒有詳略沒有概括,這是很讓我頭疼的問題。于是,我在黑板上列出課文的提綱,引導學生按照順序將內容說完整。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先……后……最后……終于成了……有了這個提綱,學生在概括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指名說,同桌互說,用多種方式讓孩子說,并一再強調這是按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并好好地使用這種方法。訓練之后,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