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實錄及評析
評:根據課文的結構,巧妙地運用了對比閱讀,放手讓學生使用剛剛學會的“法”,如:劃分層次、把握段落大意、抓住重點詞體會、帶著感受朗讀等。既節省了時間,又鞏固了所學。
(3)這次練習,紀昌又取得了什么成果?他用了多長時間?出示《列子.湯問》中的句子“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教師解釋。
7. 現在可以射箭了嗎?出示相關句子及課文二、三自然段,問:把幾個自然段聯系起來看,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題目為《紀昌學射》,可是學射的過程只寫了一句?)學生交流,教師相機總結:扎實的基本功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才能練就卓越的技術。到最后,紀昌就用棉線搭弓,繡花針做箭,射中了那只虱子,而栓虱子的頭發絲毫未損。
8.紀昌的成績還與誰有關?出示文中對飛衛的描寫,再讀讀這些句子,你想說什么?
9.當紀昌通過長期的努力終于成為了射箭能手,他的朋友、妻子、老師又會對他說什么?任選一人寫兩句。
評:上7、8在學生零散學習之后,引導他們重新放眼全文,了解了課文詳略安排以及作者用意,也升華了對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飛衛的認識。上9與前面環節相互照應,多個角度供學生選擇也照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
10.總結:有恒心、有毅力,虛心求教,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你就會獲得成功!
四、引入第二則寓言,下課。
板書設計:
紀昌學射
故事 道理
1 請教飛衛
練眼力 扎實的基本功
2—4 學射
開弓放箭 恒心 毅力
5 射箭能手
總評:
聽了孔老師執教的《紀昌學射》,心里只有一個感受:佩服呀!如果要讓我用一個詞來評價這節課,我想,它恐怕能當得起完美了。
說實在的,如果要我提供一節公開課,我是斷不敢選擇《紀昌學射》的。因為,它的語言太過平淡無奇,它的故事太過情節簡單,它的篇幅太多短小精煉。
而今天,在孔老師的課堂上,我才頭一次知道:原來,這樣的小文章里也蘊藏著一方別樣的天地,只看我們為人師的能不能想方設法為學生打開那一扇曲徑通幽的門。
一次次回味著課堂上那縝密連貫的環節和不斷出現的精彩瞬間,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魅力可以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文意兼得”:通過教師很有層次感的引導,學生既感受到了紀昌的恒心毅力,又習得了很多閱讀文章的方法。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教學目標的了然于胸
小學語文的總體目標、本年段的目標、本組學習的目標、本篇課文的目標、這一課時的目標,以及這些目標在教學中應該如何落實,教師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所以,他對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段條理、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讀文設疑解疑等等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都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邊實踐、邊滲透、邊總結,使每一個訓練點都真的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