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課堂實錄及反思
師(記者):尊敬的大王,有幾個問題我想向您請教一下。
生(蔡桓公):但說無妨!
師(記者):請問大王,您為什么一再拒絕扁鵲為您治病?
生(蔡桓公):開始我以為只是皮膚上有點小問題,不相信會向體內發展。后來,扁鵲三番五次地要為我治病,我嫌他煩,哪還會給他好臉呢。直到現在我渾身疼痛,才知道自己錯了。可是,后悔也來不及了。
師(記者):您在臨終前有什么話要告誡您的臣民嗎?
生(蔡桓公):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生了病就要聽醫生的,這樣病情才不會延誤,千萬別等到病入膏肓,那時可就晚了。
2.把故事寓意想明白
師: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生:遇到過,做作業時我總是馬馬虎虎的,媽媽多次提醒我做作業要認真,可我總把媽媽的話當耳邊風,結果考試不及格,這就是不聽勸告的后果。
生:“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告訴我們,當面對小問題時,應及時解決,不要因小失大。
…………
【反思】
縱觀本課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本課教學教師擬定目標符合課標要求,把握了編者意圖,切合學生實際。
第二,教學形式新穎獨特。
第三,學生得到了扎扎實實的訓練。教學中,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學—組內合作學習—全班展示—評價矯正,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語文綜合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湖北遠安縣教研師訓中心;湖北遠安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