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片太陽花的教學反思
四、教學思路不夠順暢。
《種一片太陽花》是兩課時的講讀課,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沒有把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銜接好,使教學思路出現了間隔,使整課教學都斷斷續續。
五、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環節不完整。
在幫助學生品讀文章時,我依次講解了文章第二至第八段,使得教學失去了重點,占用大部分教學時間,致使課的最后總述環節沒來得及進行,教學環節不完整。
六、各個教學環節過渡不夠連貫。
教學中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的銜接比較生硬,每段的教學都是我說:“大家讀讀第幾段吧,”語言干澀,沒有過渡語,使教學顯得生硬。
七、有些問題設計得不適宜。
針對某個段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使學生“應接不暇”,學生的思維隨著問題到處跳躍,不利于學生感悟文章。有的問題問得過大,比如問學生:“文章第四至第十自然段寫了什么?”學生很難找到答案,不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對教學做以下改進:
一、大力加強詞語教學,通過引導學生聽、說、讀、寫,更好的掌握詞語,為后繼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努力抓好重點段,在教學中切實分清哪里是重點段,要精講;哪里要引導學生略讀過去,使教學重點凸顯出來。
三、抓重點詞語要有詳有略,不能“不論輕重一把抓”,要爭取通過分析重點中的一兩個詞語,使學生積極想象畫面,為學生思維創設比較寬敞的空間,使教學更嚴謹,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更靈活。
四、設計教學問題要盡量“少而精”,要更大限度的體現教學目標,要思考學生的學習心理,根據學生的已有學習水平設計問題。
五、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時,重點段細講,其它段引讀過去,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六、注重教學的完整性,教學有開頭,有結尾。在教學最后環節引導學生從頭至尾的思考文章的寫作主旨,并用語言準確敘述,使學生的思維有比較完整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