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教學片段及反思
在了解了駱駝為什么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原因后,師小結,引出下一環節的學習。
師:駱駝之所以被稱為“沙漠之舟”,是因為它高超的本領,使它能成為沙漠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為什么只有駱駝才能成為“沙漠之舟”,而其它動物就不能呢?
生:因為駱駝長得很特別
師:你從哪讀到的?
生:課文 的第一自然段
師:你讀書很用心。下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細細品味一下:駱駝的身體到底有哪些特別之處?使它能成為“沙漠之舟”?
可以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師:大家讀得很用心,一定收獲不少。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收獲,并由組長執筆,用最簡煉的文字,填好老師發給你的表格,要是能按照課文中的描寫順序來填,就更好了。
(生以小組為單位填寫表格,表格內容:沙漠特點、駱駝身體特點、如何適應沙漠生活)
(實物投影出示一組填好的表格)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
(生認真觀察)
生:我發現作者在描寫駱駝 的身體特點時,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寫的。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先寫整個身體,再寫脖子、鼻子、腿、駱峰
師:是的,你觀察得非常仔細。這種描寫順序的確是從整體到部分。除了這些,關于駱駝的身體特點及作用,你還有哪些補充?
(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生1:駱駝的眼睫毛很長,大風來臨的時候,閉上眼睛,可以遮擋風沙
師:如果讓你把這些資料也填寫在表格里,你認為填在哪里更合適?
生:填在第二欄
師:能說說理由嗎?
生:先寫眼睛再寫鼻子,這樣比較有條理。
師: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我們在描寫動物的身體部位時,能夠像這樣按
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就會讓人讀起來有條有理,非常清楚。
師:誰還想像他這樣接著交流?
生:………………
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語文學習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讓學生默讀課文第一段,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這種讀書的方法,提高了學生默讀的質量,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再如:學生讀書后,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書的收獲,這樣就把閱讀和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更深入的理解體會,提高學習效果。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
另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表格,學生發現了課文中作者關于駱駝身體特點的描寫順序,是從整體到部分,然后通過補充資料并說出填寫的最佳位置,引導學生體會從上到下的描寫順序,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充分利用課外資源補充課內有限的內容,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對文章的布局謀篇和寫作順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體會到應該如何運用這種寫作順序,為今后寫小動物的練筆打下了基礎。
《沙漠之舟》教學片段及反思(二)
師:從表格中,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因為駱駝具有獨特的身體特點,所以才能適應沙漠中的惡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