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集郵冊
教學目標作這樣的預設:
1.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去感受中華壯麗的山河之美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之博大,從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與自豪之情。
2.通過對詩歌的朗讀指導,不僅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要積累一定的朗讀現代詩歌的方法,學會用語言去表現自己的情感。
3.通過詩句的學習,體會“一對一”的句式的特點,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麗,積累語言,初步感知并學習這種表達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我們誦讀的經典《笠翁對韻》的韻律美。從而學以致用。
4.在詩歌教學的拓展中,要讓學生把綜合性學習“尋找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運用在詩歌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體會到,只有豐富的積累,才能融會貫通的道理。
5.通過詩歌的學習,讓學生知道課外的閱讀方法,就是課內閱讀方法的延伸,所以同學們要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好讀書的人。
本課教學,預設兩個學時。]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一、啟發談話,切入課題:
1.同學們,剛剛從《富饒的西沙群島》回來,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另一個“美麗”(出示課件:美麗的集郵冊課題畫面。)看老師寫課題,板書:美麗的——;“集郵冊”三個字是我們今天隨堂要練寫的字。同學們可以跟著我一起寫。(板書:集郵冊)
2.由集郵冊,你會想到什么?(郵票)
3.出示兩張郵票(大龍郵票、開國大典郵票)讓學生辨認。
4.同學們,“小小的郵票是微型的百科全書”小小的方寸之間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和情感,我的這本集郵冊是怎樣的一本集郵冊呢?(美麗的——齊讀課題)
5.這本集郵冊為什么稱為“美麗的”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哪就打開課文,輕聲地讀一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歌;看看我的這本集郵冊內,那小小的郵票里都藏著哪些內容。
(學生讀詩歌,教師巡回指導)
二、自讀課文,初步體驗
(一)檢查自讀
1.這首詩只有四小節,能讀好它并不難。我們只要讀通這些詞語即可。
出示(1):軒轅柏、敦煌、集郵冊、國旗、神圣、廬山、俊秀、碩果、雕琢、不朽、歌頌。
出示(2):美麗的集郵冊、神圣的時刻、迷人的月色、動人的傳說、智慧的結晶、勞動的碩果、光輝的筆墨、不朽的杰作、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
出示(3):群山飛舞、彩虹降落、瀑布飛騰、云海揚波、玲瓏俊秀、壯麗巍峨、雄偉遼闊、朝氣蓬勃
2.讀準了這些詞,再讀這首詩是否是就簡單了?覺得自己能讀得好的同學請舉手,你們一起讀,感覺到自己可能讀不好的,輕聲地跟讀。
(二)說說課文內容
3.告訴老師,在這本美麗的集郵冊里,小小的郵票藏著的是什么內容?(《我的祖國》)
4.對于作者來說:翻開這本集郵冊,就好像游覽祖國的——“壯麗山河”;翻開這本集郵冊,眼前流過祖國的——“歷史長河”。同時板書:壯麗山河、歷史長河)
[預設理念:導課簡明,開門見山。寫“集郵冊”三個字,是堅持每課練字的習慣養成。由于原本是四年級的課,詩歌中的很字詞對學生來講,很陌生。所以在讀書檢查的時候,先將詞分三類試讀,想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讀通本詩是沒有問題的。了解詩歌寫什么內容,比較簡單,所以采取直接交待的策略。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三、品讀詩歌,感受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