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集郵冊
——“長江大橋”:我看到一條彩虹飛架南北。如果我告訴你,在我們安徽境內就有三大橋,其中有兩座:一座是亞洲第一,一座是亞洲第三。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帶著自豪的語氣讀這對句子。
——“廬山”:你想起了誰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黃山”:你又想起了誰的詩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帶著神奇的語氣,讀這對句子。
——“蘇州園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蘇就是蘇州。“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布達拉宮”:藏傳佛教的圣地,雪域高源的傳奇。
讀一讀這個句子。
——“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是動物和植物的王國,全國有1/4的動物在這,1/6的植物在這。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
讀一讀這個句子。
——“半屏山、日月潭”:中國臺灣什么時候才能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一種同宗的相思。
——“黃帝陵、軒轅柏”: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我們要牢記我們是中國人。
讀出民族的自豪感。
小結:聽了你們精彩的發言,仿佛也讓我看到一張張郵票的精美,更看到祖國壯麗的山川之美。讓我們把這一張張方寸世界,留在腦海,記在心間!
[預設理念:授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詩歌的教學中,從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入手,這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勾勒——查找——品味——誦讀”是讀書的好方法。由于詩中的很多地方對孩子們來說,感覺陌生,所以用課件直觀地顯現。以讀為主,不做深度品讀。要讓孩子讀出自豪感。]
(二)仿照句子,練習擴句。
其實,在我們家鄉,也有許多美景和名勝古跡。老師把它們請進了我們的課堂(出示家鄉美景圖片),想把它們制成一張張美麗的郵票,誰能為它們配上一一對應的詩句呢?
(1)同桌練說
(2)交流展示:
預備案,如果學生練說練寫不很理想,教師可以這樣降低坡度:
1. 同學們,看了家長熟悉的景物,說說看,你這喜歡哪兩對景物?
(例如:天井湖、老洲細沙灘)
2. 誰能說說看,你喜歡的這兩處景物,都有什么特點?要求你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它。
(例如:天井湖碧波蕩漾、老洲細沙灘風景迷人)
3. 如果是一對一對的出現,我們可以怎樣把這兩句放在一起呢?
(1)
(天井湖碧波蕩漾
細沙灘風景迷人)
(2)你看,天井湖碧波蕩漾
你看,細沙灘風景秀麗
(3)游天井,看湖水碧波蕩漾
登沙灘,看老洲迷人風景
(4)天井湖有著多少動人的傳說
細沙灘有著多少陽光的憧憬
4. 照著這樣的方式,再寫一寫。
5. 同學間相互交流
6. 將四個同學所寫的合起來交流。
小結:你看,我們也像詩人,把家長編成了詩,生活也像詩一樣的美麗。這就是我們祖國的什么?——壯麗山河。
[預設理念:仿寫是本次教學的創意點,目的是對“一對一對的句子”從感性,到實質的認識。在運用中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選擇銅陵的景觀,是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養成習慣。這里孩子們可能實踐起來有點難度,所以預設備案。]
四、總結學法
1.同學們,學到這,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2.我們不僅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我們還體驗到了語文文字的詩意的美。還學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