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浙教版教學設計多篇)
2、生生互動交流。
3、學生自行閱讀資料,交流資料(課前教師、學生都準備查找有關航天、航空的知識資料。),解決疑難。
(超文本閱讀)
4、師生釋疑、存疑。
。ㄗ寣W生進一步發現更多、更大的疑難,先自行解決,再利用資料解決,最后才由教師釋疑或存疑,為學生自主研究解決問題提供時間與空間。)
從能否正確回答這些問題就可以看出我們對航天飛機的特點、性能是不是真正理解。這也是我們在下一節課共同深讀課文時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與作用,培養學生學習、探究科學知識的意識與興趣。
2、以學生為本,主動發展,創設情景,讓學生想想、想說、想做,訓練學生自我閱讀課文、自主研學課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
圖文課件一個,銀色飛機、航天飛機的紙板模型各一個。
教學過程
課前預熱:課件出示“航天飛機”四字,讓學生自由點擊其中一字,出示航空航天有關知識的趣味選擇題,學生選做,激趣。
一、交流談話,初識航天飛機。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應該已認識了航天飛機,但航天飛機與航空飛機、火箭比到底有哪些特點和性能?這就是今天我們要進一步深讀課文來解決的研讀專題。(出示研讀專題)這里有兩幅畫(教師出示兩模型),請問哪一幅是航天飛機?為什么?自己的研究,能從課文中找出一些確鑿的依據來嗎?(學生讀課文找說)
示例1:課文說航天飛機是“龐然大物”,應該比銀色飛機要大得多,所以左邊的是航天飛機。
示例2:課文第五節開頭說,航天飛機是“尖尖的腦袋,方方的尾巴,兩側張著三角翼,雄壯威武”。所以左邊的應該是航天飛機。(看圖使學生興趣盎然,激發學生研讀課文,了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的特點,這是研究航天飛機的第一步。)
示例3:我從老師發下來的資料中可以了解到,航天飛機在100公里的高空下都是垂直上升的,所以應該是直的貼。
(由貼激疑,由疑促研。研學課文,研學資料,從而得出不同于課文插圖的答案,樹立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只相信自己科學研究結果的信心。這是研學航天飛機的第二步。)
三、讀文添畫,深識航天飛機。
1、教師作畫,把兩飛行器畫飛起來(在兩種飛機的尾部加撇,同加三撇),你們認為他倆誰應飛得快的一些?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學生研讀后說,每說出一處可以上黑板幫老師在航天飛機機尾后加畫一筆。
3、師生交流:猛竄,忙不迭,一掠而過,話音剛落,每小時兩萬多公里,飛出大氣層,只一會兒工夫,早已……
。ò烟懋嬐私夂教祜w機的特點,“快”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研學航天飛機。)
四、與火箭相比,確識航天飛機。
1、剛才我們已經了解了航天飛機的形狀和速度這兩個特點,那是不是具備了這兩個特點的就是航天飛機?(不是,火箭也有這兩個特點。)
2、航天飛機與火箭的最大區別就在于——(能去能回)。課文哪些詞句證明了這一點?(“他專程來往于地球和空間軌道之間,只一會工夫,航天飛機又從空間醫院向著地球飛行”、“哪兒的話,我跟火箭可不一樣,能去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