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云雀的心愿(第二課時說課稿)
2、情境教學法:
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這樣往往比教師單一的講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學中,我以語言描繪、圖畫展現、表演體驗等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課文內容。
四、說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多層次的對話,才能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因此,本節課我通過學生用讀讀、圈圈、議議的方法,以讀悟語,以讀促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表達的感情。
五、說教學過程:
(一)溫故導新,設疑激趣:
教學的開始,我先讓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內容,說說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讓沙漠變成綠洲。
緊接著,我通過“小云雀為什么會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呢?”這一問題導入新課的學習。這樣的導入,不但能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更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習自覺性,激發學習熱情。
(二)精讀課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創設情境,感受伐樹毀林的危害:
一開始,我以問題激發學生:“同學們,課文有兩個地方寫了伐樹毀林的危害,讓我們跟隨小云雀和媽媽一起去旅行吧!看看誰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匯報給老師?”
接著過渡:小云雀跟隨它媽媽首先來到了沙漠,它們看了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第2~4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它們看到的景象的語句。(自由讀后,學生交流,它們看到的是黃沙漫天飛舞。)
多媒體展示沙漠的景象,學生觀看后,我請一位同學說說“漫天飛舞”的情景,。然后引導學生自由朗讀有關段落(第2—4自然段),“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能讀出來嗎?”先讓學生練讀對話,教師加以點撥,最后引導學生扮一扮,讓學生自由選擇伙伴演讀對話。
讓學生說說森林的作用,知道森林是多么的重要(板書:防風固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以上教學環節中,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樹毀林的危害,并讓他們自由選擇伙伴表演,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精讀品味,感受大水庫的作用:
這一環節中,我先過渡:它們飛呀飛,飛到了一條大河上空,它們看到了什么?(出示:只見大河的水位很高,渾黃的河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有幾處河堤被沖垮了,一些村莊淹沒在洪水之中。)(出示圖片)
再問學生:“大河的水給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學生抓住“咆哮、脫韁的野馬”體會河水可怕、兇猛。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大河水的兇猛。)讓學生自由讀讀有關段落(第5—10自然段)。并談談讀后感受,接著引導學生品讀,你能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嗎?然后引導學生體會大水庫的神奇作用,我是這樣引導的“云雀媽媽為什么說森林是一座大水庫?你能從文中找出理由說明嗎?” (出示“森林水庫圖片”,指名學生讀讀、圈圈、議議森林是怎樣蓄水的。)讓學生說說森林的作用,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蓄水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