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顧茅廬 教案
四、如此“尊重”,何以“為報”
過渡:“尊重”,是那樣地讓人感動!20年后,劉備已死,諸葛亮還在他的一篇名《出師表》中提起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事,他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課文已經學完,再回過去看一看整篇課文的內容,讀讀這句話,想想劉備三顧茅廬得到的是什么?
(諸葛亮的“感激”)
1. 諸葛亮是怎樣幫助劉備的?
2.出示句子: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勝的策略。劉備聽了,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3.過渡:有人說,“書生論武事,大都紙上談兵”,可是諸葛亮卻說得頭頭是道,當時的天下,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諸葛亮建議劉備在西方擴展自己的地盤,然后逐步統一中國,使得劉備茅塞頓開。(讀這句話)
4.諸葛亮出山以后,幫劉備打了哪些勝仗?
火燒新野、火燒赤壁、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智降姜維……
5.拓展成語:
(這正是)
初出茅廬、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五、全堂總結,升華“尊重”
1.同學們,學完了《三顧茅廬》,兩個已經隨著歷史的長河滾滾而去的英雄人物形象又鮮活在我們眼前,一個是劉備,一個是諸葛亮。
補充:《三國演義》開頭的一首詞。
2.“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唯一讓我們記住的那就是“尊重”,讓我們齊讀這個詞語:“尊重”,讓我們記住這個聲音:“尊重”
六、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學生版)。
板書:
下馬步行
輕輕敲門 語言
三顧茅廬 尊重 輕輕走進
恭敬等候 動作
快步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