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橋》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具準備:卡片、磁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上一節課學習了《蟻國英雄》一文,它為我們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現在,老師與大家一同學習《生命橋》,它同樣震撼人的心靈。
2、師認真板書課題:“生命橋”,讓學生跟著認真書寫!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生命橋》的故事,把故事讀通順,讀正確后,試著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故事的大意。
2、指名說故事大意,并結合出示卡片:
老少分類 飛躍山澗
老少配合 一死一生
唱響壯歌 獵人驚呆
3、根據卡片提示,同桌互相講述故事大意
4、讀了這個故事后,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撼人心、可歌可泣、催人淚下)
5、這樣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還應再讀一讀嗎?同桌互讀一次。
三、細讀探究,突出重點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動,把它畫下來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理解體會。
2、小組內交流,你找到哪些令你感動的句子,說說你為什么感動?再讀一讀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動,是別人聽了也深受感動。
3、各小組推薦代表交流。師相機指導理解和感情朗讀。
(1)生:課文第二自然段使我們深受感動。
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生:我體會到老羚羊死了,因為老羚羊墜入了山澗,不可能生還。作者把老羚羊比作一只斷翅的鳥寫得很感人,小鳥沒有了翅膀不能飛翔,就等于沒有了生命,老羚羊筆直地墜入山澗,它的生命結束了。
生:我覺得老羚羊應該死。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老羚羊年紀大了,活得夠長了,而小羚羊還小,老羚羊的死換取小羚羊的生是應該的。
師:老了就該死了?這是你的理解,可以。誰還想說?
生: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體會到年輕羚羊的生是建立在老羚羊死的基礎之上,老羚羊的死換取了年輕羚羊的生,老羚羊是為了延續它的后代才這么做的。
生:老羚羊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羚羊,年輕羚羊是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才獲得力量,身體突然升高并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得到新生。
生:我從“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體會到老羚羊很偉大,老羚羊原本可以越得更高,盡它最大的力也許可以落到對面的懸崖邊,但是它卻沒有那么做。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邊讀邊思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互相交流,真不錯,讀書就要這樣去讀老師有個問題,年輕羚羊要試跳成功,你覺得關鍵是什么?
生:剛好
師:“剛好”是什么意思?
生:正好。正好出現在它的身體底下,高一點不行,低一點不行,快一點不行,慢一點也不行。
師:老羚羊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那年輕羚羊還要注意什么?(找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