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說課稿
《鳥語》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主要講述了“我”與鳥兒交談、傾聽并揣摩鳥語的情景,體現了“我”對鳥兒的喜愛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結構清晰,重點突出,是培養學生感情朗讀、錘煉語感,提高語言修養的佳篇。
一開始,我之所以會選擇這篇課文來上,是因為去年吳麗萍老師已經上過這課,并且十分精彩,我想學習已經磨得很成熟的教案,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可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是同一篇教案,兩位不同的老師,上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我沒能學到吳老師的精髓,自嘆不如,深感慚愧。于是,我又根據顧治民老師提的建議進行了修改,又請教了吳小芳老師、黃教導、俞校長,在她們的精心指導下,完成了現在的教學設計。現就簡單講述一下本堂課上的幾個教學意圖:
一、傾聽鳥語,朗讀中感受鳥語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受鳥語帶來的樂趣,個別讀、集體讀、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學習燕子的呢喃軟語時,指導學生帶著節奏讀,體會其中的樂趣;和布谷鳥對話,“你做什么?種田織布。你喜歡什么?勤勞刻苦”分角色的朗讀,加上布谷鳥的叫聲讀,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體會作者與布谷鳥那無拘無束的對話,引導學生關注“交談”中的押韻這一知識點。之后,我又變換布谷鳥回答的內容,讓學生體會作者正是根據布谷鳥的特點來想象它的鳥語的。教學“我與喜鵲之間的交談”一部分,在“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一句中適時引發學生想象這喜事都是指哪些事,并仿照前面布谷鳥的對話形式,讓學生說說,想象補充,引導孩子在完成對話時也能關注到“押韻”。通過有趣的一問一答,此時學生內心表現的是的愉悅、歡快。此刻他們仿佛也是一群無拘無束的小鳥,在自由自在地歡叫,在枝頭呼朋引伴……學生在朗讀與評價中,讀懂了文本,深切感受了這種樂趣,仿佛走進了鳥語的世界。
二、解析句式,語言訓練中感悟鳥語給人的啟示
傾聽著鳥兒們的豐富的語言,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教學“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句子的特點,前面都是寫鳥兒的特點,后面都寫了這個特點給人們帶來的啟示,并通過多種讀和完成填空的方式試著記住這個句子。接著,我又設計梯度式的說話訓練,先從課文中的布谷鳥、喜鵲入手,然后拓展到課外的鳥兒。為了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我又給出同學們熟悉的烏鴉、小鷹、啄木鳥等,旨讓學生在“實踐”中去學習語言,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鳥語帶給我無盡的樂趣,又給予我深刻的啟示,我與鳥兒建立起異常深厚的感情,最后由衷地發出了一聲感嘆: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學生的感悟在一次次語言訓練中得以提升,身心得以陶冶。再讀“鳥兒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啊”,學生的情感已經達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