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說課稿
三、解讀文本,隱寫法指導于課文學習中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提問:“從這里看作者愛鳥是分哪兩個方面來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之后,我又總結:“題為文眼,根據課題我們就可以確定文章主要內容。”簡單的一個小環節,讓學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圍繞題目的中心詞,這樣就不會偏題。
課文要讓學生懂得鳥兒是人類的好朋友,體會什么叫好朋友,好朋友是能給你帶來快樂的!聽爺爺講公冶長的故事時我內心多么渴望,和布谷鳥對話時那么無拘無束,對喜鵲那充滿希望與安慰的喳喳聲那么期盼,不正給我帶來無窮的樂趣嗎?好朋友是能給予你啟示的,勤勞的燕子,守紀的大雁,勇敢頑強的蒼鷹……不正是催你上進的動力嗎?基于這樣的解讀,在教學完布谷鳥與燕子的部分,我提問:“這兩部分都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再總結:這兩部分都寫了與鳥兒交流的快意,從鳥語中得到的收獲,還加入了有趣的鳥叫聲,為課后作業小練筆做好鋪墊。
在教學第七小節時,我拋出問題:“上文作者寫了和布谷鳥對話,聽喜鵲報喜,這里又寫了畫眉、黃鶯、百靈這五種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聰明的孩子們一眼就發現了詳略不同的特點。但我并沒有停留至此,而是進一步提問:“作者為什么要挑選布谷鳥、喜鵲進行具體描寫呢?”,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怎樣的事例能稱得上為典型,我們該如何選擇典型事例,做到點面結合,有詳有略。
不斷地試上是一個磨礪的過程,感謝所有幫助我成長的老師,同時也讓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很多問題。也請各位在座的師長們能多提寶貴意見。當然,在今后的日子中,我將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