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體悟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感受老天鵝為拯救天鵝群而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準備:搜集感人的動物故事、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天鵝的故事》。誰還記得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課伊始,引導學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既簡要回顧文本,讓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認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能力。)
讀了這個故事,你認為是怎樣的情景感動了斯杰潘老人,讓這位老獵人再也沒有動過獵槍呢?
初讀了課文就有這么深的感受真不簡單,課文讀到這個份上還是不夠的。這節課就讓我們跟著斯杰潘老人走進三十年前初春的貝加爾湖,走近天鵝的身邊……
孩子們,你們最想先看那只天鵝?
(讓學生選擇,即便是一種形式,也能讓學生感受到他是被老師尊重著的。)
二、直奔重點,以情施教
(一)、感悟老天鵝頑強、舍己為人的精神。
1、自由朗讀,想象畫面。
請你自由讀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老天鵝是怎樣破冰的。
(把文字變成畫面。)
2、抓住關鍵詞語,感受老天鵝的用力
是呀,要想用身體把冰面撞開那得……(用力)
(讓學生聯系生活初步認識到破冰得用力,不著痕跡地為精讀感悟打下基礎。)
請你再次默讀這段文字,哪些詞語最能你感受到老天鵝在用力破冰?注意默讀時要學會用眼睛快速捕捉關鍵詞句,用心去體會、品味,并動手寫下來。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交流,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3、想象老天鵝的疼痛,感受它的勇敢頑強。
解讀省略號。結合前文的環境、聯系生活實展開想象:老天鵝經過一次又一次地撲打冰面,它的胸脯和翅膀會發生哪些變化?
積累有關成語。
讓學生交流這是一只怎樣的老天鵝。
指名學生帶著此時的感受再讀這段話。
4、結合上下文,感悟老天鵝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
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悟老天鵝的舍己為人、甘于奉獻。
5、抒情。
讓我們把所有的感動都融到這段文字中,放聲讀出來!
(文本的意義不是由老師提取出來教給學生,而應當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字詞知冷暖,語言有溫度”。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在默讀中與文本對話,抓住“重重地”等關鍵詞體會老天鵝破冰的用力,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接著通過創設情境想像老天鵝的疼痛,并在反復朗讀中感受它的勇敢頑強。最后在引讀中抓住“繼續”一詞,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感悟老天鵝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如此,逐層深入,通過三個層次完成對老天鵝的感悟。)
(二)、感悟群天鵝團結、拼搏的精神。
1、角色轉換,引入到群天鵝破冰場面。
天鵝們,面對這樣一位頑強的 “破冰勇士”,面對這樣一個為了大家而甘于犧牲的同伴,你想做點什么?
2、看插圖,說場面
你看到了什么?
3、讀文,感受場面
讓我們快速默讀第六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這幅圖的有關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