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
天鵝的故事一、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5-7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詞。
3、 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文后練習中的問題。
4、德育目標: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二、 教學重點: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第5-7自然段。
2、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三、 教學時間:3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還記得四年級學過的《蟻國英雄》和《生命橋》嗎?我們深深地被“外層螞蟻”和“老羚羊”的獻身精神所折服,也被螞蟻群和羚羊群的團結精神所感動。今天,我們要再學一個類似的故事(板書:天鵝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讀課文,力求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流利了。
2、指名讀生字詞,齊讀,說說詞語意思.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天鵝的故事》主要向我們講述了在貝加爾湖畔,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破冰行動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壯觀而又感人的場面。讀著課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一次次讓我們激動,讓我們從心底里感覺到天鵝們的那種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三、理清脈絡。
這樣一個有關天鵝的故事,是俄羅斯老人斯杰潘講給“我”聽的。快速默讀課文,看看可分為幾個部分?
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一(1) 寫"我"結識了俄羅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二(2——8) 寫斯杰潘老人向"我"講述一群天鵝破冰覓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們又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它分為四層:
第二、三自然段為第一層,敘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為第二層,敘述了由于湖面結冰,無法捕食,所以天鵝們在討論生存大計。這是故事的發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為第三層,敘述了一只老天鵝騰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冰面,其他天鵝在老天鵝行動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這是故事的繼續發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為第四層,這是故事的尾聲,寫了斯杰潘老人被剛才的情景感染了,對天鵝產生了喜愛和敬佩之情。
四、教學第一段
1、 指名第一段。
2、 學生質疑。讀了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師簡介:
莫斯科:俄羅斯的首都。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
3、 指導朗讀長句子。
五、教學課文2、3自然段
1、 指名讀第2自然段
2、 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一枝獵槍)
3、 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時間、地點、起因)
4、 指導朗讀
老人敘述的是30年前的事,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回憶)
一無所獲,感到掃興時,突然發現了一群天鵝,這幾句又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驚喜)
天鵝的啼叫應怎樣讀?(清脆)這時候天鵝們心情如何?
自讀,指名讀,齊讀。
六、教學生字
1、說說如何記生字的?
2、描紅、臨寫
五、 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指板書,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