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貴自得,書忌耳傳”———《永遠的白衣戰士》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讀書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背景
呂叔湘先生曾說過:“十年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多數過不了關,豈非咄咄怪事?”的確,學了幾年語文,卻還有那么多學生過不了關,作為語文教師,難道不應該好好反思反思嗎?
多讀課外書,(當然有個前提——應該是讀好書,并且好好讀),可以提高語文能力。很多同學喜歡讀課外書,積累了豐富的語言,寫作水平也很不錯。有個五年級的學生參加冬令營回來,洋洋灑灑寫了近萬字的游記,文筆流暢,讓我們這些教語文的老師汗顏。他的秘訣就是多看課外書。
可是,課外書有人講嗎?沒有。看課外書沒人講,卻能提高語文能力,可見講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而我們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老師真的是講得太多了,課堂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課文不是學生自己讀懂的,而是老師“灌”熟的。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必須改革。我在上《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時,是這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讀自悟的。
二、案例
片段1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白衣戰士”是穿白色衣服的戰士嗎?
生;“白衣戰士”是誰?
生:為什么說她是“永遠的”白衣戰士?
……
師:大家真不錯,學著自己提問題了,這說明大家都動腦筋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中,,想不想自己去找答案?
生:(很激動)想!
師:好,請大家帶著自己的問題去讀書吧。(生自由讀書,師巡視)
(由課題入手,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有讀書的欲望。而且帶著問題去讀書,目的明確,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當學生通過自己讀書,解決了疑問,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片段2
師:讀了三遍課文,大家就讀得這么好,真棒!你們最喜歡哪一段?哪幾句話最讓你感動?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讀幾遍,等會兒,我們比賽看誰讀得最有味,好不好?
生:(異口同聲)好!
(生都很積極,大聲讀,小聲讀,默讀;帶表情讀,邊讀邊做動作;和同桌合作,一個讀,一個聽,互相糾正……)
……
師:看你們的表情,都讀得非常好。你們愿意交流一下自己讀書的收獲嗎?
生:我喜歡第6自然段,我先為大家朗讀:“……”
生:我覺得他讀得非常好,特別是這一句“這里危險,讓我來吧!”他讀得很有感情。
生:我也覺得他這句讀得好。
師:好在哪里?
生:他讀出了斬釘截鐵的語氣。
師:斬釘截鐵的語氣,應該是怎樣的?你能表達一下嗎?
生:應該是這樣的“……”(讀得聲情并茂,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贊許地點頭)葉欣在說這句話時是這種語氣吧。你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我是從“斬釘截鐵”這個詞體會到的。這個詞的意思是形容說話辦事果斷,毫不猶豫。
生:我也是從這個詞體會到的。在文中是形容葉欣面對危險和死亡,搶著上,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同事,態度非常堅決,不容同事爭辯。
生:我認為“這里危險,讓我來!”意思是“這里危險你們不要去了,我去。”
師:你能用斬釘截鐵的語氣朗讀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