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貴自得,書忌耳傳”———《永遠的白衣戰士》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讀書案例及反思
(生自由練讀,再指名讀)
師:大家讀得真好,我也想讀,可以嗎?(師讀)
你們還想讀嗎?讓我們一起大聲地讀吧。
師:你想對葉欣阿姨說點什么嗎?
生:葉欣阿姨,你真偉大,在危險的時候,你搶著向前
生:你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同事,你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
(學生在自瀆、交流、品讀中,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
三、反思
古人說“文貴自得”、“書忌耳傳”。“耳傳”,只是使學生“懂”,只是把知識或結論“裝”進學生的腦子里而已;“自得”卻包含著閱讀能力的訓練。也非常新教材強調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和對文章的整體感悟、整體把握。如果老師占用了大量時間,講得過細,不僅容易重新陷入無謂的煩瑣分析,而且會沖斷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的時間。實踐已經證明:光靠老師講是講不出語文能力的,語文能力的提高主要來自多讀多寫的語文實踐。老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激發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讀書有興趣,他就會主動地去讀書。在教學《永遠的白衣戰士》一文時,我從課題入手,先讓學生讀課題,并思考: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學生能提出一兩個問題,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課文。大部分問題學生通過自瀆,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學生自己讀懂了,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促使他們更認真、更主動地去讀書。
2、教給讀書的方法,使學生會讀書
讀書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口誦心惟”,即“邊讀邊想”。老師要把一篇篇課文作為例子,教學生知道從哪里想(如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想什么(如它的意思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告訴人們什么等。)要在指導學生自瀆的實踐中去感悟,去掌握。學生僅有讀書的欲望,還不夠,還應該知道怎樣去讀。在第一范文上,我們語文老師要做的第一件實事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暢。指導讀好,疏通閱讀中的障礙,如:幫助理解某些詞義、某些句子的意思……第二件事引導學生品味賞讀,在微觀上探究。如我在《永遠的白衣戰士》教學片段2中,引導學生通過理解“斬釘截鐵”一詞的意思,體會葉欣面對危險和死亡時對同事們說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吧!”應該怎么讀,是怎樣的語氣。“斬釘截鐵”這個詞表現力特別強,在反復誦讀中,學生體會到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新課標還提倡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3、保證讀書的時間,使學生能讀書
傳統的,學生讀書的時間太少。新課程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們應該把讀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讀書。讀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大聲讀、小聲讀、默讀;有的課文可以分角色讀,有的課文可以帶表情讀,有的課文還可以邊讀邊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