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5 教案
一、教學內容:習作5
二、教學目標:
1、讀懂例文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段,學會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于采用自述的形式,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難點就是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具體生動,完成角色轉換。
四、教法教具:
課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比如從一個學校轉學到另外一個學校,或是外出旅游或者走親戚,見到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你怎樣向他們介紹自己?
生介紹自己。(比如姓名、年齡、長處、特點、愛好、理想、愿望等)
2、引入主題: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些新朋友,他們非常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樂意嗎?
出示小黑板詞條:書包 黑板 文具盒 鋼筆 臺燈 小鬧鐘 布袋熊
他們也很高興認識你們,初次見面,總得介紹下自己吧。可是他們不會說話,怎么辦?
學生思考并交流。(配音、當代言人等)
3、感知學法
同學們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鬧鐘開口說話了。(教師手拿小鬧鐘,范讀例文《小鬧鐘》,老師最好把例文背下來。)
學生聽,然后說說聽后的感覺。(沒有生命的東西開口說話了、有趣、生動)
教師小結:象這樣的寫法,叫“自述的形式”(板書)就是以第一人稱“我”來介紹自己的特點,這樣可以示文章更生動,更有趣。
4、深化主題:讀例文《小鬧鐘》,思考:它是怎樣介紹自己的,介紹了哪些特點?
a、學生讀例文并思考。
b、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并板書:形狀色彩 結構 功能
c、再讀例文,體會文章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寫生動的。
5、繼續感悟
同學們,有些事物和我們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紹自己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等,它想和你們說說心理話(板書),把他們的高興、傷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書“愿望”)都告訴你,你愿意做他們最忠實的聽眾嗎?
指名朗讀
小溪流訴說了什么?它有什么愿望?
學生思考并回答。
出示:課桌 書本 小花 蔬菜 水果
假如你是這些事物,你會說什么?
師引導學生說出,比如“課桌、書本”原來的樣子,后來被學生損壞,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小朋友不愛吃等等。
6、明確要求,完成習作
面對黑板上的這些事物,你最喜歡和誰交朋友,趕快拿起手中的筆,替他們寫個自我介紹吧。(小鬧鐘和小溪流就不必說了)
如果你不想寫這些,也可以寫你喜歡的其他的事物。
提醒學生注意習作要求:一、用“自述”的形式介紹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二、要求寫具體、生動。要求:讓學生完全溶入到角色當中去,讓他就成為它,進行一次自我介紹。其中的磨練可以是學生自行發揮。
7、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8、互相交流,修改習作
9、修改。
10、謄寫。
七、板書:
自述
心理 愿望
八、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