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導學預案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因此,努力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凸顯學生的課堂主角地位,滲透并培植學生獨立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是我設計本課導學的基點之一。
2.在語文教學中,依據文本的實際特點,恰如其分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努力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拓展學生視野,豐富課外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我設計本課導學的基點之二。
導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恰、禽、竄”等10個生字,認讀“鑲、宛、攀、窺、憨、嚼”等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尤其是“詩情畫意、蔚為壯觀、憨態可掬、若無其事”等四字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品味九寨溝詩情畫意般的美景;了解總分總和前后呼應的寫作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美景的熱愛之情。
導學重點:
1. 在朗讀中感知品味九寨溝詩情畫意般的美景;
2. 了解總分總和前后呼應的寫作方法。
導學準備:powerpoint課件。
導學時間:3課時。
教時分配:
第一課時——依據提綱,自主預習。
第二課時——預習反饋,自主品悟。
第三課時——對照練習,自主測評。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趣促讀。
引導學生談談對九寨溝的感性認識。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解決。
2.以小組為單位,預學生字詞,組長分好工后小組內練讀互評。
三、再讀課文,感知文意。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分工初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互評互正。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初讀課文后的收獲,組長分好工,小組內匯報互評。可以介紹課文的大體內容、重點段落的主要內容、作者表達的情感或其他方面。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上一節課大家自主預學了課文《九寨溝》,下面請大家對上節課的預學情況進行匯報。
二、依托提綱,自學反饋。
1.指名小組從生字詞讀音、字形掌握等方面來匯報字詞方面的自學成果,教師相機點撥疑難字詞的理解與書寫注意事項;
2.指名小組自行分工初讀課文,要求是能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流利。
3.指名小組簡單匯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情況,主要包括課文的大體內容、重點段落的主要內容、作者表達的情感或其他方面。
三、合作探究,品味感悟。
通過大家的匯報,可以看出同學們的自學成果還是非常突出的,匯報也比較精彩。通過自學,大家知道課文介紹的是九寨溝的秀美景色,對這樣的課文,我們的學習重點一般有兩個,一是看看作者抓住九寨溝的哪幾個方面寫的,有哪些好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二是美美地把自己認為寫得美的有趣的段落讀一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好,下面,就請大家先默讀課文,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感受,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