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案
3.問:林則徐是在什么地方銷煙的?
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么不同?
(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從“分外”這詞了解銷煙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4.讓學生讀課文,通過重點字詞了解虎門銷煙時“人多”的特點。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擠得、水泄不通)
① 引導學生從“一大早”了解百姓看銷煙的迫切心情,這時候,老百姓回想 。
②了解邀請外國商人的目的,外國商人會想: 。
(了解銷煙前人們激動、興奮、著急的心情。)
感情朗讀
三、學習新課第3—5節
1.激情過渡
2.觀看錄象(銷煙經過)
3.了解銷煙過程
指導學生用“先……再……然后……”說出銷煙的過程,然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段話。
4.感情朗讀第三節。
5.過渡:哦,看到這害人的鴉片被銷毀了,此刻,大家的心情是多么 激動啊?
(指導讀第四節)
6.說話訓練:
①成千上萬的百姓會說 。
②外國商人會說 。
四、學習第六節
齊讀
五、總結
虎門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意義重大,讓我們一起牢牢記住這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六、作業
1.課后通過上網、上圖書館等途徑了解林則徐以及他的故事。
2.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3.形近字比較
寨( ) 訊( ) 銷( ) 侮( )
賽( ) 汛( ) 消( ) 悔( )
寒( ) 迅( ) 稍( ) 梅( )
拓展閱讀
鴉片,又叫阿芙蓉,盛產于孟加拉登第,這種東西本來可做藥品,自明代起納稅進口。后來鴉片變成了一種可供吸食的毒品,一旦成癮,痛苦萬狀,身心俱損。鴉片是用罌粟的汁液提煉而成的麻醉毒品,人們一旦吸上了癮就很難戒掉。天長日久,會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糜,如同廢人。在英國國內,買賣鴉片屬于犯法行為。但為了賺錢,英國卻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1773年,英國政府給予東印度公司鴉片專賣權。1793年,又給東印度公司制造鴉片的特權。東印度公司利用 這些特權強迫印度農民種植罌粟,低價收購,制成鴉片后由專賣局在市場上高價拍賣給鴉片販子,讓他們走私到中國。自1800年起,鴉片開始大量輸入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在十九世紀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國每年平均自印度向中國輸入鴉片四千余箱(每箱50至60公斤)。三十年代迅速增加,到1838-1839年激增至三 萬五千五百箱,鴉片占當時英國輸入中國貨物總值的二分之一以上。/susoft/鴉片在當時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英國鴉片販子及東印度公司從中獲得驚人的暴利。英國最大的鴉片販子渣甸(w.jardine)在給他的朋友的信中承認,每箱鴉片的毛利可高達一千銀元。1800年到1840年,英國偷運 進中國的鴉片不下42萬箱,從中國掠走的白銀至少在3億元以上。白銀源源外流,使清朝財政陷入了窘境;又由于許多文武官吏也吸食鴉片,更給清朝統治帶來嚴重威脅。
板書設計:
7.虎門銷煙
銷煙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銷煙時 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偉大壯舉
先撒鹽 再拋鴉片 然后倒生石灰
教后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