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4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理來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作業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讀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愛戴—— 輔佐—— 誣陷——
流放——
二、指導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填寫題詞。
(1)題詞:
端午節的習俗有( )( )( 。ā 。
端午節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
屈原投江后,百姓們( 。ⅲā 。、( 。
現在的端午節()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著復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小報。
板書設計:
端午節的傳說
屈原的政治包袱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自盡
人們對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的習俗
31 西 門 豹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25個詞語的意思,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鬧”的在文中三個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理解西門豹將計就計懲治首惡,破除迷信。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同學們,距今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主官名叫西門豹(板書,并學習生字“豹”),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1、聽課文錄音,
思考:課文寫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為當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再讀課文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學習“單元提示”,指導分段
1、學習“單元提示”,明確抓重點段分段的步驟,方法。
2、再讀課文,根據剛才的問題,找出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西門豹到了鄴地,發現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于是展開了調查,現在請同學們來研究西門豹所作的調查,分析造成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大原因,并說說你是根據什么研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