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導學案
②學生開火車讀課文,小組討論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師總結。
③自學生字詞。出示生字詞,明確自學要求:記住字音;認清字形;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④檢查自學效果。交流:你認為哪些字讀的時候要注意?指名讀,齊讀;交流:你認為哪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詞,還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感受公儀休的清正廉明。
②小組交流:
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段落,為什么?
仔細讀課文,想一想管家、公儀休和子明分別是怎樣的人?
③師生交流
“幕啟”“幕落”是什么意思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儀休愛吃魚?
公儀休真的“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嗎?他為什么這樣說?
你明白公儀休拒收鯉魚的原因了嗎?從中表現了公儀休怎樣的品格?
子明作為學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聽了公儀休的話,子明明白了什么?他會怎樣去做呢?
教師隨著學生的交流加以點撥,指導朗讀,進行理解。
(4)總結提高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事。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方括號里主要交代了人物活動情況。劇本主體是人物對話,也叫臺詞。括號內交代的是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按照劇情的發展,這個獨幕劇可以分為三部分。
六、課堂檢測:
勇闖積累關
公儀休喜歡吃魚,卻又拒收人家的魚,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話或一個成語夸夸公儀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課外拓展:
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正( )我喜歡吃魚,( )才不能收人家的魚。你想,( ) 我收了人家的魚,那( )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2)這段話是( )說的,這段話主要講了( ),從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 的品質。
第二課時
一、課堂檢測
1.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1)盛:①繁盛;②強烈;③隆重;④深厚;⑤普遍
盛情( ) 桃花盛開( ) 盛會( ) 助人之風盛行( )
(2)美:①美麗;②令人滿意的;③得意;④使美麗;⑤美好的事物
魚的味道十分鮮美。( )
這里的風景很美。( )
老師夸了他幾句,他就美得了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