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情》說課材料
本課是蘇教版第七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描寫的是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的
田園風光.課文以作者對荷蘭的田園風光的贊美與向往之情為線索,描寫了一幅運河,草原,郁金香,奶
牛,綿羊,豬群,小雞,長毛山羊,小船,擠奶人,燈塔等構成的和諧優美的田園風光圖,全詩仿佛是介紹荷
蘭的影視風光片的解說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設計理念:
1以學定教,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親歷閱讀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組
織者"的作用,創造環境幫助學生發現和建構文本的意義,引導學生從感知領悟語言的精妙,步步深入,
積累,習得.
3發揮電教媒體的作用,突破學習的時空限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一,借景回顧"荷蘭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十課《田園詩情》,有一個名字已經深深印在我們心底,那就是——水之國,
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荷蘭.(播放荷蘭的圖片)
看著畫面,你聯想到上節課學過的哪些詞 能用其中的詞語說說對荷蘭的印象嗎 【借助媒體激發興趣.
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為學習本課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精讀品味"田園詩情".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二——四自然段,一邊品讀文字,一邊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獨特的田園風景.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串講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環節教學中,讓學生自讀
自悟,從課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田園風景,討論和交流感悟到的內容.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力求讓學生
親歷閱讀的過程.】
*你看到了哪些獨特的田園風景
交流,點撥:
(1)第二自然段:
a."極目遠眺……"
*多美呀!你見過絲絨嗎 那是怎樣的 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讀好"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
*想象一下,假如草原是綠色絲絨,那么上面黑白兩色的奶牛是什么
*巧妙的比喻!這就是荷蘭草原獨有的色彩,誰能讓這風景再現在我們眼前
b.多么獨特的風景!誰接著說.
*迷人的草地上,情態各異的牛群,咱們走近瞧瞧!
c.(指圖)看,那頭就是——背上蓋著…的牛.這頭牛——站立不動,仿佛…的牛呢 跑前跑后,活象…的
牛犢在哪里 你來指!(這就是牛犢)它身邊的就應是那——儀態端莊的老牛啦!
有意思!讓我們讀出這有趣的畫面.你們覺得該怎么讀
d.指導點撥:
"有的……有的……"它似乎在思考呢,能讀出不同的感受嗎 再讀讀.(齊讀)
牛犢和老牛的動作神態也截然不同,誰來試試 (一生讀)
e.讀得真好!草原上的奶牛還會有那些不同的神態,動作呢 誰能仿照課文的形式說上一句 (散步,遠望
,回首,閉目,交談……)
f.你們的精彩想象使牧場更迷人,更有田園的情趣了!
(圖片演示)我們看著圖,在音樂聲中試著背背這段美妙的文字好嗎
好悠閑好愜意的田園生活!如同一首田園詩.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借助媒體創情境,引發思維.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一般是依靠感
性認識轉而得到思維能動性的.及時創設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引導學生體會奶牛的情
態各異時,促其觀圖,讓學生從圖中體會到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并啟發想象,練習仿說.】
第三自然段:
學生說"成群的駿馬……"
a.(出示圖)
瞧!"驃悍強壯,腿粗如樁"是怎樣的體魄!"鬃毛隨風飛揚"又是怎樣的英姿!誰能通過讀表現這種氣魄
可以自己讀,還可以邀請同學一起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