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太陽》
師:對,太熱了也就不會形成生態環境了。
生:如果太陽不是離我們很遠,而是很近,就形成了生態環境。(眾笑)
師:嗯?
生:就能殺菌、防治疾病。
師:對,你說得很對,不但能殺菌,而且連人也殺了。(眾大笑)你再好好想想。
生:如果太陽不是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的話,而是五公里的話……
師:(打斷)你怎么那么多的“的話”?不要“的話”“的話”,直接說。不要慌,大家不要笑,給他個好環境,讓他慢慢說。
生:如果太陽離我們不是一億五千萬公里,而是很近的話,(眾笑)就不用坐航天飛機了。
師:剛才我說過,一要積極,二要穩妥。光有熱情不行,我們要求“就”的后面說什么內容,忘了嗎?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是六千度,而是一千度,就不會有植物和動物。
師:看來還是難不住你們,再增加點難度好不好?
生:好。
師:“就”后面再加一個“也”,加一個“更”,再加一個“當然”。
生:啊,這么長?
師:互相商量商量,可以小組討論。(學生之間互相議論紛紛)
師:好,注意,你來試試,慢慢說,不要著急。
生:如果太陽離我們不是一億五千萬公里,而是很近,就不能殺菌,防治疾病,也不能形成生態環境,更不能形成氣候變化,當然也不會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對不對?
生:對。(同學熱烈鼓掌)
師:完全正確。誰能比他更利索一點?要求很高,要比他說得好。
生:如果太陽表面溫度不是六千度,而是四千度,就不能形成生態環境,也不能殺菌治病,更不能形成氣候變化,當然不會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眾嘩)
師:怎么還來個“不會”呢?把“不會沒有太陽”去掉就都對了。不說了,我知道你們都會了,F在這個“如果……就”不只會造句了,還應該起到另一個作用。(把板書“存疑”兩字圈起來)這個問題也應該解決了吧?現在意見統一沒有?應該是第一種意見還是第二種?
生:第一。(也有個別說第二)
師:還是不統一。我再教給你們一個方法,看這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表面上只說太陽和世界的關系,實際上你們看看它的措辭,“如果沒有太陽”,沒有什么樣的太陽?必須是沒有這么遠、這么大、這么熱的太陽,才不會有這個世界。如果那兒也有一個太陽,但它既不遠,也不熱,也不大,就能有美麗可愛的世界嗎?
生:不行。
師:所以你們說這句話應該是全文的總結呢,還是第二中隊的總結?
生:全文的總結。
師:全文的總結。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全課,大家看黑板:這好像什么呀?——大隊長帶著中隊長和小隊長以及全體少先隊員開了一次大隊會,最后是誰出來給大隊會做了一個總結?
生:老師。
師:對了,輔導員老師出來了,作了一個總結。輔導員老師說什么了?
生: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對了,輔導員老師最后說的就是這句話。剛才有同學提問說“我還不知道這一課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現在知道沒有?
生:知道了。
師:那么你再看看黑板,實際上你一看黑板,課文的分段也就知道了。我相信你們絕對都知道了,不用再說了,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