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生命 生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遵循新課標理念,根據年段目標和教材特點,本設計創設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中積極參與發現、質疑、研讀、思考。通過對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進行品詞、品句、品讀,學生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及表達方法,突出了閱讀教學重朗讀、重理解、重感悟、重積累和重運用的特點,引導學生在以讀悟語、以讀悟情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涵的意思;學習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引導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活動:
1、聽歌曲:不白活一回
2、男、女生輪讀詩歌《生命》:
生命是滿天飛舞的蒲公英的種子
生命是午夜夢回的曇花一現
生命是老樹枯枝上的新芽
生命是母親懷中嬰兒的啼叫
生命是夏日清晨沾滿露珠的荷花
生命是放飛在春風中的楊花柳絮
生命是博擊長空的雄鷹
生命是挺立黃土坡的白楊樹
生命是傲霜綻放的秋菊
生命是凌寒吐艷的臘梅
生命是黃山石上的奇松怪柏
生命是春草萌發的堅強
生命是櫻花的絢麗爛漫
生命是青松的堅強剛毅
生命是破繭成蝶的美麗
(設計意圖:課前聽歌曲《不白活一回》,讓學生在歌聲中感悟到生命要活得有意義。在詩歌的誦讀中,又鮮明而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處不在。激發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為學習課文做好情感的鋪墊。)
一、質疑導入,引發生命的思索。
1、生命無處不在,生命是美好的。請同學們拿出筆本,和老師一起用心書寫課題,再輕輕呼喚一下生命。此時,你有什么疑問嗎?(預測學生可能會質疑出:生命到底是什么呢?作者為什么要用兩個“生命”做題目呢?)
2、過渡:是呀,關于生命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有的甚至需要我們去思考一輩子。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杏林子,共同思考生命是什么?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質疑,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可以以疑激趣,整合問題,作為深入探究文本的切入點,從而誘發學生閱讀和探究的欲望。)
二、品讀賞析,感受生命的存在。
1、請同學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講了哪幾個有關生命的事例?(教師隨機整理概括板書: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 心臟跳動)
(設計意圖:從整體出發探究文本,體現學習從整體¡ª¡ª部分¡ª¡ª整體的意識。)
2、請同學們用心默讀課文中的三個事例,看看哪個故事最能感動你,看看哪個句子,哪個詞語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建議同學們按這樣的方法學習:(1)熟讀文段。(2)畫關鍵句。(3)點關鍵詞。(4)寫出體會。
(設計意圖:學習提示中滲透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靜思默想中運用學法,品詞析句,體驗真情。)
3、合作學心、交流體會。隨著學生的交流,老師引導、點撥品讀重點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