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飛蛾求生”
引導學生讀句子、談體會。老師隨機出示句子:
句子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引導學生理解:
a “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指導讀出脆弱)
b、“頑強”——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師引導學生做動作體會小飛蛾的頑強:鼓動雙翅——用力鼓動雙翅——極力鼓動雙翅 (指導讀出頑強)
c、“頑皮”——騷擾著我(指導讀出頑皮)
(2).移情體驗,體會頑強
a現在你就是那一只既頑皮、脆弱又頑強的小飛蛾,想象一下,那只捏著你的手會有多大,再想象一下,那個伸手來捉你的人會有多大?b感覺到攥著你的手越來越緊,你們這渺小的飛蛾,如果此時要你開口說話,你會說什么?c情境對話:你放棄吧,因為你是那么渺小——
(3)指導感情朗讀。就是一個這么渺小,這么脆弱的生命,卻有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難怪我會感動震驚,忍不住放了它。也難怪作者會一連用了三個!,你能把這三句感嘆句讀好嗎?(4)再讀課題:飛蛾的生命是渺小,但它用那強烈的求生欲望告訴我們,它決不輕言放棄,這就是 生命 生命
(設計意圖:“品詞、品句、品讀”是體現閱讀教學工具性的有效方式。這里,抓住句子中的關鍵字眼讓學生換詞比較、作動作揣摩、展開想像移情體驗,再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從而深刻感悟小飛蛾對生命的渴望,領悟出人應該對生命執著地追求。)
△學習“瓜苗生長”
生命是什么?磚縫里的香瓜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引導學生讀句子、談體會。老師隨機出示句子:
句子1: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引導學生抓住“沒有陽光、沒有泥士”體會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的惡劣。
結合“不屈向上”體會“不怕困難、不屈不撓”。
換詞對比理解“竟然——居然”體會作者的出乎意料、敬佩之情。
結合“茁壯成長”體會瓜苗活得健康、活得燦爛。
(2)這小小的香瓜子在沒有任何營養的情況下,能沖破堅硬的外殼是多么不容易啊。但僅僅只活了幾天,你覺得它的努力值得嗎?
(3)發散思維:如果你就是這株小瓜苗,你此時會想:
(4)指名交流所想,帶著各自的想法再讀這段話。
(5)再讀課題。香瓜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就算只能活幾天,也要讓這幾天的生命煥發光彩,這就是 生命 生命。
(設計意圖:通過激發想象、引導探究、補充文本空白,引導學暢談想法,感悟香瓜子對短暫生命的珍愛。)
△學習“心臟跳動”
小小的飛蛾不輕言放棄生命,香瓜子讓短暫的生命煥發光彩,那么杏林子是怎樣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呢?
引導學生讀句子、談體會。老師隨機出示句子:
1、出示句子1: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