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空白 激活想象——《普羅米修斯盜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評析
【設計理念】
1、運用“三點一路,自主互動”的教學策略,圍繞“無火——盜火——受罰——獲救”這順序,形成有序的板塊,真正體會“普羅米修斯是個極富同情心而勇敢的神”,爭取向心的力量,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2、抓住課文空白處,撥動情感心弦,鼓勵學生大膽創編,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使學生更準確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也提高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學習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教學設計】:
一、由復習切入課文。
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誰能將文章的前因后果講出來。
板書:無火——盜火——受罰——獲救
二、夯實訓練點
(一)體會無火的痛苦
1、課文中用什么樣的語言來向我們介紹普羅米修斯的?
2、你從哪些語句中讀出普羅米修斯極富同情心?哪個詞一下引起了你的注意?
理解“決心”,再讀該小節。
3、你能想象到人們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種種困苦嗎?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場景?
(學習第一小節。)沒有……只好……
練習用“沒有……只好……”說話。體會當時生活的困苦。
4、小結:同學們,再次朗讀讀這一部分時,相信你一定也會對古代人民充滿同情之情,同時又會領略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的決心。
(二)感受有火的快樂
1、讀“盜火”的片斷,一邊讀一邊想象情景。看看誰讀得最投入,腦海里有電影。
普羅米修斯:你是怎樣把火盜到了人間。為什么要這樣小心翼翼?把火盜到人間后,你還做了些什么?
2、體會有火后人們的欣喜。
(1)假定你就是那第一次見到火的,人群中的一員,終于告別了暗無天日的生活,此時你的心情如何?讀相關的段落。
(2)了解了火的用途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述
(3)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3、小結:人類有了火種,就能吃到熟食,而熟食能促進人的大腦的發育,使人變得越來越聰明;有了火之后,再寒冷的黑夜也不會顯得那么的漫長;也是因為有了火,人們學會了冶煉金屬,不再用那些粗陋的石器工具,從此人類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普羅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大發雷霆”,體會普羅米修斯情愿為人類受苦的精神。
1、人類有了火種,文明進了一大步,可是有個神卻不高興了,從哪里看出來?
板書:大發雷霆。
談談對該詞的理解,你從哪里看出宙斯大發雷霆了。
2、用心讀第6小節,看看宙斯是怎樣懲罰普羅米修斯的?讀后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激活遷移練習
(1)、師:每次我讀到這里,心里就特別難受,我仿佛看到了這么一幕情景: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大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懸崖石壁被烤得發燙,鐵鏈摸上去都燙手,普羅米修斯手腕已被灼傷了,全身被烤得一點勁也沒有,這時,那只兇殘的鷲鷹又飛來了,他想把鷲鷹趕走,但手腳都被鎖住,一動也不能動。鷲鷲鷹對準他的肝臟,用尖銳的嘴,猛地啄下,頓時,鮮血直往外涌,懸崖也被染紅了,巨大的疼痛使普羅米修斯一次次地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