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第一課時設計及反思
2、推薦閱讀《蛇與莊稼》。
4、課后小練筆:維護生態平衡之我
板書:
12、大自然的啟示
“打掃”森林 (因)
↓
毀壞森林(果)
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教學反思:
凸顯獨立閱讀課文的教學特點,讓學生掌握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是我在進行本文教學設計中最希望達到的目標。在具體操作時,我先告知學生學習此類課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梳理閱讀提示的問題,然后把梳理出的問題作為展開閱讀和思考的重要線索。
另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也是本課對學生進行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自悟,隨后進行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已有的理解和認識水平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作用,體現獨立閱讀課文的教學特點。在教學的最后,為學生提供了一篇拓展性閱讀的文章——《鹿和狼的故事》,學一篇帶多篇,還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的文章——《蛇與莊稼》,目的是想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更廣闊的世界,增大學生的閱讀量,以獲得足夠多的信息,并進行實踐練筆,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本節課的訓練點還在與語言訓練:用“因為、所以、”復述森林里一切事物是互相聯系的道理;本節課的最后,師生進行對話,講述森林毀滅的原因。兩個訓練,在教學中,由于時間的關系,第二個訓練點,學生參與的數量不多,沒能進行生生之間的模擬對話,這也是本節課沒安排好的原因。
課后,自己感覺能把教學的重難點在課上解決了,但感覺自己沒有下放權力,牽引的環節還是相對多了點。在日后的教學中,我將時刻記住:我們的孩子力量無限,他們是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