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S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二、 學習課文第2—7自然段。
1、 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 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 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 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疑?
5、 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 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 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 當登上山頂時,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9、 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
10、 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 學習第(8、9)自然段。
1、 指名朗讀課文,其余學生思考:下山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我聽懂了父親的話嗎?
2、 反饋思考情況。
3、 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言)
4、 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
。)
四、 學習課文第10段
1、 齊讀本段內容,自主學習本段。
2、 學生質疑。
(1) 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 反饋學習情況。
4、 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 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 總結全文
1、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2、 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 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板書設計:
21、爬山
上山-----盡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腦
22 語 言 的 魅 力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的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語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4 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
5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從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談談自己對“語言的魅力”這個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地運用語言,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學習了《語言的魅力》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