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1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 一 課 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揭示課題
1、導語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板:內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 放 舉 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 句2
(1)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 二 課 時
內容要點:思考·練習第3題和第1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寫字。
基本教法:理解課文用引導想象法;概括主要內容用連接問題答案法;寫字指導用重點部位指導法。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 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神態、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內心,感受阮恒身上所體現出的真誠的友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前部分,了解了事情發生的起因,誰來跟大家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學生回顧
3、教師小結,引入主題
師:情況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發生了什么事?(阮恒主動獻血)那么,阮恒在獻血過程中又是怎么想的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小男孩的神情動作入手,來探究他的內心活動。板書:神情動作、內心活動
二、自讀體會
1、默讀課文5~11自然段,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2,把描寫阮恒動作神情的句子畫出來。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一起讀讀畫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內心活動
(一)、朗讀感悟獻血前的內心活動
1、師:哪些句子是描寫阮恒獻血前的表現的?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學生齊讀
2、師: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舉 放 舉
3、師:在阮恒舉起手,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手的過程中,你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板書:猶豫
師:你能通過朗讀體現阮恒當時的心情嗎?
4、指導朗讀,體會阮恒的心情
(1)、自讀句子
(2)、點名朗讀(注意學生讀后的評價,如:我感到你在猶豫在徘徊;你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但還是舉起了手;同學們,什么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3)、教師范讀(4)、全班齊讀
師:讀得真好,從你們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么獻血時,阮恒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獻血時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讀
2、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1)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到。阮恒搖搖頭。
(3)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4)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這些句子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阮恒獻血時的表現,那么他當時在想什么呢?
3、分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句重點句。
出示學習提示:
(1)讀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從哪些詞、句你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心情怎樣?
(3)他在想什么呢?
4、交流體會,升華情感
學生暢談,教師相機板書
師小結:阮恒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見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見不到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啊。但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多么勇敢的小男孩啊!
5、導讀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學生接著讀)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訴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說: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就是阮恒,一個勇敢的小男孩,一個富有愛心的阮恒,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了——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時,看到草墊上痛苦又堅強的阮恒,假如你是醫生,你會對他說什么呢?阮恒又會說什么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的對話寫下來。
課件出示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說:
阮恒
醫生
阮恒
7、學生課堂練筆,小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請幾組同學到臺前表演
師:聽了醫生的話,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四、贈送小詩,總結全文
師:多么了不起的小男孩啊!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來,就有許多歌頌朋友的詩句,今天老師也送給大家一首小詩。
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夜行路上,他是一盞明燈。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縷清風。
寒風凜凜,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誼。
五、作業
1、收集有關友情的名言,選擇一句制作成書簽
2、閱讀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推薦《同步閱讀》中的《平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寫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
板書: 18 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教學反思:
可以說每一次開課即是一次成長的過程。本次教學,課前課后受到了許多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萬分感激。一學年,我與學生在不斷的磨合中產生了默契,在身邊老師的幫助下,我也成長進步了。上完本課反思如下:1、本堂課,我巧妙的結合課后的思考練習二,抓住描寫阮恒表情動作的句子,來體會阮恒當時的內心活動,這樣能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難點,通過學生的自讀,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老師的導讀,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2、我發現教師激勵性語言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我能及時捕捉學生的信息,對學生的發言能及時的評價,并做到評價有效。3、本堂課我也能較好組織教學,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時間上把握不是太好,后半部分教學太匆忙,二是讓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學習時,課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這些以后應盡量避免。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朋友”一詞已非常熟悉,但對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卻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數學生不能樹立真正的友情觀。另外,學生對獻血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就為教學提高了難度。
三、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3、養成默讀思考,輕讀品味,朗讀表達的讀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激趣引入:
1、齊讀課題。
2、師: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試著說一說。
3、生自由說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小女孩和阮恒又有了哪些了解?從哪兒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再在全班匯報。
2、學生交流對小女孩了解的過程中
(1)、你能說說“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嗎?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在這里出示小女孩的圖片,畫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傷,很痛苦,無助,以喚起學生的同情。)
(3)、為什么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嗎?
(4)、指導朗讀。
四、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學生在交流對阮恒的了解時,可能會說到他是一個勇敢的人、高尚的人、為朋友著想的人等等,這時,教師可引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從而進入課文的重點進行學習。)
1、師:請同學們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阮恒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后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2、學生匯報(抓住以下幾個重點環節進行指導)
第5自然段: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讀一讀這句話,畫出表示阮恒動作的詞語。
(2)為什么阮恒的手舉起來又放下然后又舉起來呢,這時候他都會想到些什么呢?你能試著填一填嗎?
出示練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舉起來。
填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地舉起來。(3)指導朗讀。
3、學習第8、9、10自然段描寫阮恒表情與動作的句子:
生畫出句子: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b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讀一讀,說說阮恒這時在想些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邊讀邊思考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最讓小阮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呢?
(3)那么阮恒在什么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恒害怕的心理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4)阮恒就是帶著恐懼的心理接受了醫生的抽血,那么在獻血過程中,阮恒又是怎樣做的呢?再讀讀這幾句話,從中你體會到什么了?
(5)阮恒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沒有因為恐懼而退縮,而他卻是在竭力地掩蓋著,不讓別人知道,還這樣勇敢,能讀出來嗎?(再次朗讀句子后思考)他為什么這樣做呢?他還想到什么了呢?再次讀全文,找到答案。
4、學習第11自然段。
師:小阮恒雖然害怕,但是他還是為了朋友,勇敢地選擇并面對了獻血的整個過程,在文中還有描寫小阮恒的語句嗎?
(生畫出句子)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問題嗎?(醫生對阮恒說些什么?阮恒為什么不害怕了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放映一段有關獻血知識的幻燈片內容)
看了這段內容,你的問題解決了嗎?(學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師:“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簡單而又摯樸的回答呀,但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震憾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讓我們把這感人的情景記在我們心中吧!自己再來讀一讀5-11自然段的內容。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師:“小阮恒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么?快快寫下來,一會讀給大家聽。”
六、回歸“朋友”,提升認識
師小結:朋友,隨著你對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對朋友的了解還會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樂于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友誼地久天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4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識:
⑴ 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
⑵ 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⑶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
⑴ 鞏固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⑵ 學會在讀中逐漸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⑶ 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⑷ 培養默讀思考,細讀品味,表達感受的讀書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始至終整體把握文章,通過多種方法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及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品讀中,突破重難點,揭示文章主題,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輕松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是朋友?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朋友,看看從這對朋友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開火車讀課文,糾正讀音。
3、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文中的人物又有了哪些了解?從哪兒了解到的?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然后在全班匯報。
1、說說“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么事。
3、為什么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
4、指導朗讀。讀出急迫的語氣。
四、細讀課文,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深入思考,畫出描寫阮恒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后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2、補白練習,探究阮恒復雜的內心活動。
3、品讀重點句段,體味情感:
① 揣摩句子,學生試讀。
② 針對不足,教師范讀。
③ 激qing引導,反復練讀。
④ 展開想象,進行演讀。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教師用語言進行熏陶感染。
2、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里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么?
3、提煉“凡人名言”。
六、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課后讀一些讓你感動的關于朋友的文章,并推薦給同學們。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5
目的:1、學習課文第五到第十四自然段,抓信描寫阮恒動作、神情的句子,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
2、理解“她是我的朋友”所表現的人物的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抓信描寫小男孩獻時神情動作的句子,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
難點:理解“啜泣”“嗚咽”“哭泣”幾個近義詞的細微差別。
課時:第二課時
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熟讀了望7課“她是我的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下面你可以快速地瀏覽一下課文,想一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一位受傷的小姑娘。
生:我知道“我”指的是一個叫嫵恒的小男孩(板書:阮恒)
生:我知道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阮恒給小姑娘獻的事(板書:獻)
師:同學們你們可以回憶一下,我們在講《西湖的綠》這篇課文時,作者借景情,抓信了西湖的“綠”的特點來發作者對酌情湖美景的熱愛,《倔強的小紅軍》一課,作者抓隹的是簡潔的人物對對旅順和精彩的細節描寫突出了人物的形象,那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抓住的是嫵恒的神情與動作的描寫刻劃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作者的這種寫作手法我希望你們能運用到你平時的寫作中,那樣你的作文會更優秀更出色,下面同學們再默讀課文把描寫阮恒神情、動作的句子畫出來。
生默讀課文,畫句子
師:誰找到了?
生:我找到到的是這一外描寫“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的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生:我找到的是“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隹臉。生: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我找到的這一外。
生:我長到的是“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數據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同學們找的非常準,下面我們選擇一外描寫共同研究。
投影出示句子1
師;同學們請看這外描寫,你自己讀一讀,想一想能不能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生:阮恒舉起的手為什么是顫抖的(投影顯示這個問題)
師:還有嗎?那老師這有一個你們看阮恒為什么把放下去的手舉了起來,投影顯示這個問題)
師:你可以先想一想再回答
生:我認為阮恒舉手時顫抖是因為緊張,害怕的原因。
生:我認為阮恒可能是第一次給別人輸,他又不知道輸完后會發生什么事,所以他舉起的手是顫抖的。
師:人在緊張害怕的時候,手就會顫抖那他為什么把放下去手又舉起來了呢/
生;我認為阮恒在把舉起來年的時候 看到棋逢對手他小伙伴都沒有舉手時他害怕了所以把手放了下去,但是他想到小姑娘傷得那么重,不馬上輸就會死去時,他又把手舉了起來。
生:我認為小姑娘傷得非常嚴重,給小姑娘輸是迫在眉婕的事,所以阮恒把放下去的手,又舉起來了。
師:啊,老師聽明白了,原來給小姑娘輸是迫在眉婕的事,那迫在眉婕是什么意思呢?(邊板書邊問)
生:迫在眉婕是事情非常緊急必須馬上去做
師;那也就是說,給小姑娘輸這件事必須馬上去做,那你人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給小姑娘輸是迫在眉婕
生:我是從課文的確、3、4自然段看來的
師;你給同學們讀讀
生讀2、3、4自然段
師;讀到這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我感覺到情況非常緊急不馬上給小姑娘車小姑娘就會死去,我真為小姑娘擔心
師;我們也在為小姑娘擔心
生;我現在才知道,嫵恒為什么樣把放下去的手又舉起來了,原來他想救小姑娘
師:在阮恒決定救小姑娘時,他把手舉了起來,但是當他看到其他小伙伴都沒有舉手時,他害怕了,翁手又放了下去,可是為了救世主小姑娘他又把手舉了起來,那你能在阮恒一舉一放又一舉的動作中感受到他現在是臬的心情嗎?
生:他有些徘徊
生;他有點猶豫
師:是的,阮恒是在徘徊,是在猶豫。那你能把阮恒的徘徊與猶豫讀出來嗎?你們可以先練習,然后看誰讀得好,生練讀
指生讀
師;同學們在這外描寫避最能體現阮恒猶豫的心情是哪個詞?
生:是顫抖
師:那顫抖應該怎么讀?
生:應該快點讀
生:應該放慢速度讀
生;應該讀得重點
師: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
生再讀,師評
師:你們還想讀嗎?(師見舉手的人很多)那好,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阮恒心中的猶豫
師生齊讀
師評:你們用心把阮恒的徘徊與猶豫讀了出來,在這外描寫中我們抓隹了描寫阮恒動作的詞句對它進行了提問,同學們又解決了問題,看來同學們已經具有了初步的自學能力有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下面這幾外描寫同學們能利用這種方法自己學嗎?
師:有的同學信心十足,有的同學不太有信心,沒有關系,老師會幫助你的,你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投影出示: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
師:在友情提示的幫助下,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完成的非常出色對嗎?
小組討論學習
師: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匯報,組風可以補充其他小組也可以補充
生;我們小組匯報的是這處描寫
對于這處描寫,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什么是啜泣?第二個問題是阮恒為什么啜泣了一下,
生:第一個問題我們查找了資料,啜泣是抽抽搭搭的哭
師;你們小組能利用學習工珍,解決不懂的問題,這點表現得非常好,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向他們小組那樣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能自己解決的晝自己解決,第二個問題找到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我們小組認為阮恒啜泣是他在扎針時感覺到疼了,所以啜泣了一下,
生;不對,老師我認為阮恒啜泣不是因為疼了,因為在后面醫生問“阮恒,疼嗎?阮恒搖頭,表示不疼
師:他們小組認為阮恒啜泣是因為阮恒疼了,才啜泣的,而你認為不是那倒低是因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44頁,請一名同學讀一下第三須,其他同學認真聽清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阮恒啜泣的原因不是怕疼,而是阮恒認為自己輸完這后就會死去,所以他忍不隹啜 泣了下,
師:同學們,一個知道自己馬上就會死去時他該有多么恐懼,多么害怕啊,更何況阮恒他還是一個孩子,你說,他能不害怕、能不痛苦嗎?所以忍不隹啜泣了下,對于這處描寫惟獨們還有想說的嗎?
生:我們小組對這處描寫還設計了一個問題,阮恒為什么全身顫抖并迅速用手捂隹臉?
生:我們小組是這樣理解的,阮恒用手捂隹臉是不想認別人看見他哭了,所以用手捂隹臉,阮情全身顫抖是因為阮恒不想讓別人看到他哭,所以他晝的控制自己,才導制自己全身顫抖。
師;你們小組自己提出問題,又是解決了問題表現得非常好,在這和描寫中,我們了解到阮恒認為自己輸完后會死去,所以他忍不信啜泣了一下,那接下來阮恒又是彼樣表現的呢?哪個小組再來匯報
生;我們學習的是這處描寫,但過了一會,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生;對于這處描寫,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阮恒為什么又開始鳴咽起來
第二個他為什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生;第二個問題我們認為,阮恒還是不想讓別人看到他的痛苦,所以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師;你們小組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而且還能自己解決,你們都很棒,同學們你們注意敢嗎?在上處描寫中,描寫阮恒哭時他用的啜泣這個詞(板書:啜泣)而在這處描寫中在描寫阮恒哭時為什么不用啜泣而用鳴咽呢?(板書:鳴咽)鳴咽是什么意思呢?(邊板書邊提出問題)
生:鳴咽是低聲的哭
師;啜泣是抽抽搭搭的哭,而鳴咽是低聲的哭,在哭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生:鳴咽的哭比啜滾珠 哭更歷害些
師;那在這作者不用啜泣而鳴咽,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生:我覺得阮恒痛苦又加深了,
師:對,阮恒痛苦又加深了,隨著輸的進行,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 ,所以越來越傷心痛苦,妨不隹又開始鳴咽起來,但是他還是不想讓別人看見再一次試圖用手去掩蓋痛苦,對于這處描寫你還有不同的理解嗎?
生;我認為阮恒用手掩蓋痛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怕影響輸,救不了小姑娘
師;你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去體會,你真與眾不同,從你的理解中,我們又能感覺到阮 恒是一個多么良的孩子啊,在自己最痛苦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那在下面的描寫中你能體會到什么呢,啊個小組再接著匯報
生:我們小組學習的是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數據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生:我們小組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第二個是阮恒為什么要用牙咬著小關想竭力制止抽泣
生:我們小組變為憮恒由不時的嗓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志哭泣是因為阮恒現在更加痛苦,甚至已經到了極點
生:阮恒用手咬著小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是因為阮恒不想影響輸,救不了小姑娘,
師:通過你們的匯報,可以看出你們的收獲也不少,阮恒開始是啜泣后來開始鳴咽,最后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我們可以感受到阮恒現在越來越痛苦,甚至已經到了極點,那他現在能想些什么呢?
生:他可能想,完了,我的越來越少了,我馬上就要死了,我再也不能和小伙伴玩了,
生:阮恒可能會想我馬上就要死了,我再也聽不到孤兒院里的阿姨講故事了,但是為了救自己的朋友,值得
生:他可能會想;我的馬上就要被抽沒有了,我還沒有實現自己的理解,我還想長大以后再蓋一所更大更漂亮的孤兒院呢,我的這些愿望都不能實現了,但為了救小姑娘還是值得的。
師:看來你們真的走向了阮恒的心里,體會到了他的痛苦,那你能把他的痛苦讀出來嗎?
同學們練習讀這部分描寫,看誰能把阮恒的痛苦讀出來。
指生讀:師評:你讀得非常有感情,看來你是在用心去讀
師:剛才你們在練讀時我發現楚同學讀得非常專注,下面請好到前面來讓我們聆聽她的聲音,現欣賞她專注的神情。
生專注地讀后,課堂響起熱烈的掌聲
師:老師謝謝低,如果你是老師的話,你一定是一名合格的老師,因為你的讀把我們大家都感動了,你還想讀嗎?
生再讀,師評:從你的讀中,能感受到阮恒的痛苦
師;那好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阮恒心中的痛苦。生齊讀
師:看來同學們真的體會到了阮恒的痛苦,是啊,阮恒是忍著心靈上具大傷疼給小姑娘輸,但是他為了不影響輸,他竟然用牙咬著自己的小頭,就那樣強忍著心中的痛苦,多么偉大的阮恒啊,如果阮恒站在你的頊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生;阮恒你真棒,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我要向你學習
生:阮恒你太了不起了,如果你生活在現代,我一定和你做朋友
生:阮恒你簡直是個英雄,為了救朋友,你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你太令人敬佩了
師;你們說出了老師的心聲,那阮恒在輸還沒有結束時為什么就不囂了呢?
生:是醫生安慰了他
師;書中并沒有寫醫生安慰的話,那你能當一名醫生安慰安慰阮恒嗎?
生:阮恒,你不要哭了,你輸完之后,還會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你要堅強些
生:俗話說“男兒流血不流淚,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一定會沒有事的
師:阮恒聽了你們的話一定不會再傷心,再痛苦,但是同學們在醫生沒有安慰阮恒之前,阮恒為什么樣會毅然地瘵起手呢?
生:他想救小姑娘
師;他為什么想救小姑娘?
生;因為小姑娘是他的朋友
師;是啊,在阮恒心時他始終想的是一積壓話那就是“他是我的朋友”(生齊讀)
師:在阮恒還沒有了解到這一切的時候,他毅然地舉起了手,同學們你們想過嗎?他舉起的單單是一只手嗎?不是,他舉起的分明是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卻因此要放棄自己的生命,在他輸的時候,在他心中始終恪守著一句話,那就是她是我的朋友(生再齊讀),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一定會有許多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對待朋友,朋友又是怎樣對待你的?
生;有一天下大雨,馬樂沒有帶,我便主動把好送回了家,鞋子、襪子全濕了,回家后,媽媽狠狠地批評了我,但是我認為為了朋友值得,其實馬樂她也經常幫助我,有一次做課堂作業,我沒有本子了,馬她主動借給我一本第二天我給她錢,她不要,她說5角錢算什么,我覺得我們倆是好朋友
生;我家在鄉下隹,星期六、星期天回不去家,張玨瑩經常把我領到她家,還常常給我習吃的,我非常感謝她
師:那第玨瑩你也說說
生;其實常新秋她也經常幫助我,在學習上我一有不會的,她便主動給我講,直到講明白為止,我覺得她也是晚的好朋友。
師:你們做得非常好,在生活中與你共度美好時光的是朋友,在你困難時身而出的是朋友古往來,多少文人墨客贊美過朋友,又有多少歌唱家歌唱過朋友,今天讓我們帶著對阮恒的敬佩之情共同來唱一首〈朋友〉之歌,讓我們再一次去感受朋友之間那份無價的真情。
生唱朋友之歌
伴隨著樂曲師說:同學們在阮恒偉大澮的感染下,在〈朋友〉之歌這優美旋律的熏陶下,你們一定對朋友又有了新的理解,那你能把你的理解伴隨著優美的樂曲說出來嗎?
生:我認為朋友是在你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人
生:我認為朋友是在你需要幫助時能夠放棄一切,幫你的人
師:就像阮恒那樣
生;我認為朋友是能夠為你現金脅拖刀失
三,總結:是啊在生活中我們確實缺少不了朋友,在今后 的生活中,我希望同學們都能用的真心換取你真心的朋友,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找到朋友
四、作業:自選作業
板書:
27,她是我的朋友
獻
小姑娘-----------------阮恒
迫在眉婕 啜泣、鳴咽、哭泣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深入學習課文,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情。
2、體會描寫阮恒獻血前、獻血時動作和神態的句子,通過把握關鍵詞和合理想象,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八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研讀──獻血過程,體悟美好心靈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發言。
2、了解獻血原因。
(1)、師:因為相同的命運,小姑娘和阮恒住在了同一所孤兒院里,孤兒院是什么地方?學生說說對孤兒院的了解。師:是啊!他們沒有父母,也沒有一個親人,孩子們在這里,同伴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相依為命。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在這些可憐的孩子當中有一個小姑娘更可憐,為什么呢?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2)、課文用一個什么詞形容當時的情況?(迫在眉睫)教師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師:瞧!小女孩的血流了一地,她傷得很重。生:輸血迫在眉睫。
師:小女孩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昏迷,就會永遠的閉上她的小眼睛。生:輸血迫在眉睫。
師:如果沒有人及時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的。生:輸血迫在眉睫。
你能結合上下文說說你對迫在眉睫的理解嗎?
師;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啊!生命垂危,隨時可能會死去。她已經失去了父母,難道還要失去唯一的生命嗎?難道她的命運就這么悲慘嗎?(學生不由自主的回答“不”,老師問為什么?)
3、感悟獻血過程。
默讀課文,從哪里可以看出阮恒是小女孩的朋友,可以畫出有關句子或詞語。
學生選擇畫出的句子讀出來,師生共同研讀、理解、朗讀。
(一)獻血前的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 (課件出示)
(1)學生自由把句子讀一讀,說說你從句子中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字或詞體會到的。 (老師重點指導體會三個動詞)強調: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重點是抓住關鍵詞,來體會人物心情,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2)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指名讀。老師范讀。
(3)全班齊讀。教師小結:是啊!朋友就是危難時刻伸出的小手。
(二)學生繼續找出其他的句子。(課件出示幾個重點句子)
師: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這幾個句子,對比一下,你發現什么?有什么變化?
教師主要抓住四個表示哭的詞語、兩處顫抖的不同以及兩次掩飾自己的動作來體會阮恒內心的變化。
總結語: 多么樸實的想法、多么令人感動的做法,為了朋友既使自己疼痛也忍耐著,這是一種比友誼更深的兄妹情啊!
阮恒手臂的疼痛哪比得上他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能不怕死呢?可是阮恒在面臨生與死的選擇時,他愿意犧牲自己,挽救小姑娘,這是多么艱難的抉擇啊!
阮恒能不怕?他并不懂得獻血的知識,他誤以為自己會死,他畢竟還是個孩子。他是一個令人同情,更令人敬佩的孩子。
(三)想象表演
師:在整個抽血過程中,醫生一直都很關心阮恒,不停安慰著他,醫生會說些什么,阮恒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聯系上下文或發揮想象,同桌進行表演。
師:(她是我的朋友)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了千言萬語。為了她,阮恒愿意面對痛苦,僅僅因為——生:她是我的朋友。為了她,面對死亡,阮恒也毫不畏懼,僅僅因為——生:她是我的朋友。
4、師:此時此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形容阮恒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善良、勇敢、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小男孩的形象。
5、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再次體會一下阮恒的美好心靈吧!
師生配合讀課文。
6、過渡:當阮恒的血緩緩的流入到了小姑娘的身體里,奄奄一息的她終于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過一段時間她又能恢復往日的活潑和健康,時此時此刻,小姑娘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幸運、幸福、快樂…….)
三、總結──升華文章思想感情
1、多么幸福的小姑娘,能有阮恒這樣情同手足的朋友。從小姑娘的遭遇中,我們體會到了戰爭的無情,但是,從阮恒的身上我們又看到了朋友間那份真摯的友情。(板書:友情)
2、創作小詩《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什么?我覺得朋友就是摔倒時扶你的一雙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給你帶來溫暖。
朋友是——(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詩一樣美的語言來講講)
出示課件:朋友是摔倒時扶你的一雙手。
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朋友是雨天的( )。
朋友是( )。
3、總結:老師要送給每一個需要真心朋友的人一句話:“真正的朋友不是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是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到一切辦得到的事。——(俄)別林斯基”希望你們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也能做別人這樣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擦拭、草墊、迫在眉睫、啜泣、嗚咽、拳頭、竭力”等及多音字血組成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動作、神情的變化中體會阮恒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的,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包含的對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點難點: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阮恒獻血時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感人的故事。出示課題:她是我的朋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不要拖音。
2、課題中的“她”指得誰?“我”又是誰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大家把課本翻到77頁,自由大聲地讀這個故事,借助拼音讀好生字新詞,將故事讀通讀順。
二、檢查字詞
1、還記得剛才老師的提問嗎?她是誰?我又是誰?
2、生答。(受傷的小姑娘 阮恒)師板書并正音: “我”叫什么?我們來叫一叫我的名字,從課題我們知道了,受傷的小姑娘是阮恒的朋友。
3、課文中還有一些難讀的詞語,老師不教,誰會讀了?
課件出示:
迫在眉睫 阮恒
休克 是否 酒精 擦拭
竭力 拳頭 草墊 啜泣
嗚咽 抽泣 輕柔 捂住
(1)師:誰來讀一讀第排的這個成語?指3名分別讀三排詞語。
(2)師: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大家來讀一讀。
(3)對于我們三年級來說,還有個多音字比較難,它有兩個音,一個讀xiě,一個讀xuè,老師已經幫大家把課文這個多音字組成的詞找出來歸了類,女同學讀一讀第一排的詞語;男同學來讀一讀第二排的詞語。
xiě:流血 獻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xuè:輸血、血型、血管
詞語會讀了,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里會讀準嗎?有難度哦的哦。你看,老師在課文里找到了八個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怎么分辨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這些詞語里只有“輸血、血型、血管”讀xuè,現在你拿好筆,到課文里去找到這些詞語,給它們注上xuè的音,碰到沒有注音的,你就知道了,都讀xiě, “輸血”這個詞語出現了兩次,你可別遺漏了。評價:老師看看誰的眼睛比較亮,動作比較快。注音后能認真地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你會讀嗎? 好,那我們四組同學比一比哪組讀得準確,每一組讀2句。第一組1、2兩句,第二組3、4句,第三組,5、6句,第四組,7、8兩句
出示句子: 1、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2、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3、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
4、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
5、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6、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
7、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8、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指名讀---評價:確實掌握的不錯。希望學習過程中我們能牢牢記住他們的讀音。
三、初步感知
(1)老師再來考考大家, 阮恒和受傷的小姑娘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大家可以用上我們剛才讀的詞語中紅色的詞語來說說。師提示:當時,小姑娘怎么樣,阮恒怎么樣?
指名回答,板書幫助理清課文: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阮恒
輸血
(戰爭時期,阮恒在同伴失血過多,輸血迫在眉睫之際,阮恒為同伴獻血的故事)
(2)指名回答,師引導:小姑娘當時受傷流血,而且流了(生接:很多血),輸血迫在眉睫,板書:迫在眉睫。這個成語什么意思?我們先看看這個“迫在眉睫”在課文哪里?(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話,出示:輸血迫在眉睫。)“輸血”這件事怎么樣就叫“迫在眉睫”?先讀讀上文,然后讀讀下文,看借助哪些句子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找一找句子。
學生自己閱讀后,交流評點,師:老師把重點部分摘下來了,出示兩句話:
(1)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2)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
從哪幾個詞語我們能感受迫在眉睫?(立刻、一定;馬上要給這位小姑娘輸血,否則她會死去。)師點拔:“迫在眉睫”就是這個意思,輸血這件事十分緊急,緊迫得已到了眼前,非立刻辦不可。那你能說說“迫在眉睫”的近義詞嗎?
(火燒眉毛、千鈞一發、燃眉之急、緊要關頭、危在旦夕、岌岌可危)評價:同學們課外詞語掌握得真不錯啊!你看,我們不僅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還可以通過找意思相近的詞來理解詞語。
四、再讀課文,鋪墊情感
(一)輸血迫在眉睫,為了這個生命垂危的朋友,阮恒是怎樣做輸血的決定的呢?請你動動筆墨,在文中找找。
(二)學生反饋
課件出示: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你有什么發現嗎?
(預設生:阮恒很害怕。他在害怕什么?(生答)你從哪里體會到的?(顫抖)--你把這個句子來讀一讀,讓我們來體會他的害怕。---你還有什么發現?(他剛才把三個詞強調出來了,是哪三個?(舉、放、舉)從三個動詞我們可以感受到阮恒(生接:阮恒很猶豫,拿不定注意,很矛盾)師適時板書:舉、放、舉
2、師:讓我們根據阮恒的動作來推測她當時是怎么想的?板書:動作
阮恒沉默著,心想: ,于是,一只小手顫抖地舉了起來。他又想: ,忽然又放下去。可是,他又想: 然后又舉起來。
課件:
3、試著說說阮恒的想法,再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預設評價語)師:多難的選擇啊!請你把阮恒既害怕又矛盾的心情送入句子中讀一讀吧!評價:你讀出來阮恒的心理;(你聽老師來讀一讀;誰再來讀一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過渡:盡管很害怕,最后阮恒還是決定給自己的同伴輸血。讓我們親臨輸血現場看看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8-11自然段。
五、精讀課文,感悟真情
(一)默讀質疑,拎出主線
1、學生自由讀課文8-11自然段。
2、師: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阮恒在輸血過程中很少說話,表現他最多的是什么呢?(生:描寫最多的是他的哭)師板書“神情”:描寫最多的是他的哭,他的神情,請大家把寫阮恒哭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
3、劃好嗎?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評價:你很厲害,把三句都找到了。課件出示語句。
(二)以三句話為球心,輻射全文教學。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的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解讀語句,撥第一層筍
(1)找找看,這些句子中直接寫阮恒哭的詞語,把它們圈下來。生回答,師板書: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2)這四個詞語哭得程度有什么不同嗎?用心讀讀這幾個句子句子,體會體會
( 引導語:在字典里解釋,啜泣:抽抽搭搭地哭泣。哭得也不厲害;嗚咽:低聲地哭泣;抽泣:哭泣時身體抽動、顫抖,顯得很痛苦、很傷心。阮恒一次又一次的哭泣程度(生接:這四個詞語表明阮恒哭的程度逐步加深,越來越痛苦,越來越傷心。)
師:讓我們來感受阮恒在輸血時的那種越來越傷心,越來越痛苦的心情。老師請三個同學來讀讀這三句話。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老師----第三句
2、解讀語句,撥第二層筍
(1)阮恒為什么這樣哭,這樣越來越傷心?是因為疼痛嗎?讀讀課文,找找證據。
(預設生:阮恒不是因為疼痛。)師:對,因為醫生兩次問他疼不疼,他怎么樣?(從課文中“搖搖頭”“他又搖了搖頭”可以看出來。)
(2)師:不是因為疼痛,那是因為什么? (生:阮恒不是怕痛,而是怕死。)你從哪句話中理解到的?(課件出示: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3)誰再來讀一讀,把老師用紅色提示你的詞語要讀好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嗎?原來阮恒是以為輸血是(會死的)誰不怕死啊!(難怪阮恒在之前做輸血決定時會在沉默之后,顫抖地舉起來,放下去,舉起來,他不是害怕疼痛,而怕是輸血時要失去生命。)
師:也難怪阮恒看見自己的血不斷地流向針管時他會(生讀詞:啜泣、抽咽、哭泣、抽泣 )因為阮恒覺得體內的血越來越少,死神離他越來越近了。以后自己就再也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見不到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了,真是越看來越痛苦,越想越害怕。知道了阮恒這樣一次又一次痛苦的原因后,我相信這一次的讀你會有另一番感受。女生再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我們一起來讀第三句。
(4)師:那么害怕,那么痛苦,如果是我早就放聲大哭了,可阮恒呢?(阮恒怎么樣地哭?)不僅低聲的哭,他還是怎樣的哭?大家注意這些詞組(還一會兒用手捂住臉,一會兒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一會兒用牙咬自己拳頭,竭力制止抽泣呢?他這是在干什么?) (生:他強忍著哭,強忍著痛苦)師:是什么力量支持著阮恒以為自己即將因輸血死去而強忍著不哭,強忍著痛苦?大家可以默讀12—14自然段。
(5)生答,師小結:雖然鮮血一滴一滴地流失,死亡的恐懼也越來越深,但阮恒沒有要求停止輸血,他只是 ;他只是 ;只是 。他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掩蓋他的痛苦。他這樣做都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要給她輸血;因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寧愿舍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她!這短短的六個字一直激勵著他,支撐著他,克制著他對死亡的恐懼。多么勇敢的阮恒。
讓我們走進阮恒的心里,帶著我們對阮恒的敬佩,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他心里默默的念叨:她是我的朋友。(學生接著讀)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訴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說: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就是阮恒,一個勇敢的小男孩,一個富有愛心的小男孩,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了——為了朋友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3、撥去筍葉,嶄露筍心
(1)師:此時此刻,同學們哪,那從阮恒的體內流向小女孩的血管的,還僅僅是血液嗎?
(預設)生:是友誼。是阮恒對同伴的愛心。
過渡:是啊,這濃濃的友情流進了小女孩的體內,也流進了我們的心里。
四、回歸點題,升華情感
師: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個溫暖、感人的故事,讓我們記住這句簡單然而又不簡單的一句話。(生接:她是我的朋友)板書:圈出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阮恒
輸血 迫在眉睫 舉 放 舉 動作
啜泣 嗚咽 神情
哭泣 抽泣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8
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發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對阮恒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致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優良品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應該讓學生動腦、動心、動情。本課教學設計從教材特點出發,從學生的閱讀心理出發,將教材作三度呈現的處理,試圖讓學生的感悟逐步深入,情感逐步提升,最后達到刻骨銘心的教學效果。另外,語文教學的落腳點應是語言文字。本課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的品質都隱含在字里行間,尤其是附著在關鍵的詞句當中。因此,本教學設計力圖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反復品味、反復朗讀,在個性化的讀中有所感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有所積累,采取從扶到放,直到學生獨立的方式展開教學。如第一句:“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讓學生找出之后,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再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句,然后再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句子所蘊含的感情,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后學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來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逐漸深入地體會阮恒的 “勇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阮恒對朋友的忠誠和無私,體會“朋友”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神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有人說過“朋友是一種財富,”有的歌曲中唱到“朋友多了路好走。”你是怎么看待“朋友”這個詞的呢?
學生談對“朋友”一詞的理解。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一定會對“朋友”一詞有新的理解。這是一則令人感動的小故事,我知道你們課文已經讀得很流利,對課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誰來用比較簡單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生回答。
師:主人公名字叫阮恒,他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精讀課文,體驗阮恒“忍痛”之“勇敢”。
1、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仔細地讀課文,找一找從阮恒的哪些動作和神情可以感受到他的勇敢,畫下來,用心感受,并動情地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師:把你的感動輕輕地告訴你的同桌,可以說,也可以讀。
4、師:大家學的真認真,現在請把你的發現和大家分享吧!
5、全班交流。
①“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a、你從哪兒體會到他的勇敢?
b、小阮恒為什么顫抖地舉起手來,又把手放下,但最后為什么又舉起手來?
c、 如果你是小阮恒,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d、 阮恒剛開始是猶豫的,但他最后還是堅決地舉起了自己的手,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軟恒的猶豫和堅決嗎?
學生個人讀、評價讀、挑戰讀。
e、一片沉默,但卻有一只小手顫抖卻堅決地舉了起來,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呀!齊讀這句話。
②“過了一會兒,他忽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臉”。
a、你從哪里體會到他的勇敢?
b、哪些詞告訴你他想哭?理解“啜泣”。
c、為什么“捂住臉”?
d、想哭卻要努力控制,這對一個孩子來說,多不容易啊!一起讀。
③“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a、“嗚咽”是一種怎樣的哭?和“啜泣”相比呢?
b、引導學生從“試圖掩蓋痛苦”感受阮恒的勇敢。
c、這就是勇敢啊,請你用朗讀來表達。
④“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a、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勇敢?
b、從哪里讀懂“竭力制止”?
c、誰能把“竭力”的樣子表達地更好?
d、連起來輕聲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阮恒的勇敢。
三、悟讀課文,體會“舍生”之勇敢。
1、同學們,對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輸血是疼痛的,是可怕的,所以阮恒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但他卻一直勇敢地在控制自己的害怕,掩蓋自己的痛苦。可是,你知道嗎?他啜泣,他嗚咽,他哭泣,不僅僅是因為疼痛啊。其實,課文還有一段。輕輕地反復地用心地讀讀這段話,相信你對阮恒的勇敢會有新的認識!
出示課文結尾一,自由朗讀。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哪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2、你想說什么?
學生回答。
3、讓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讀讀那些曾經打動你的句子吧,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
4、一起來感受阮恒,感受他的勇敢。(出示課文文字,配樂引讀)
5、看哪,孩子們,他在顫抖地舉起手的時候,就以為——,
他在躺到草墊子上的時候,也以為——,
當針扎進他血管的時候,他還以為——
當鮮血汩汩外流的時候,他更以為——
6、死亡的恐懼越來越深,但阮恒卻一直在克制,在掩蓋!孩子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勇敢啊!這是一份連生命都可以舍棄的勇敢
假如你是那位醫生,你親眼目睹了這樣感人的場景,你會用怎樣的語氣對周圍的人說這句話?(示結尾一)
是的,假如我是醫生,我要鄭重地對周圍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激動地對更多的人說——
假如我是醫生,我要把阮恒牢牢刻在心里,我這樣輕輕地對自己說——
四、品讀,感悟“朋友”之涵義。
1、敢于放棄自己的生命,去換得別人的生命,這份勇敢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么做呢?是一種怎樣巨大的力量使他如此勇敢呢?想知道嗎?其實呀,課文還有一段呢。(出示課文結尾二,師配樂朗誦)
2、沒有高大偉岸的理由,沒有滔滔不絕的回答,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因為他是我的朋友,所以我——
此時,肯定有兩個字在你們心中像花兒一樣粲然開放,像樹一樣落地生根,那就是——友情(朋友、友誼)
是的,生命雖然可貴,朋友卻是無價的呀!
3、課文還沒有題目,如果請你取題目,你會用什么?
你們的題目都很好,作者卻用了阮恒的一句話當題目。這么不簡單的幾個字,讓我們把他端端正正寫在課題的位置上!
4、課文寫到阮恒的話就戛然而止了,但我們的想象可以繼續:阮恒的鮮血順著輸血管一滴一滴流入了小姑娘的身體,幾個小時后,小姑娘蘇醒了,得知她休克時這感人的一幕,她會?很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她會怎么說?請你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幾句話。(出示寫話練習)
選擇一種情景,展開想象,寫一兩句話:
幾個小時后,小姑娘醒了,她得知這感人的一幕,她 。
多年過去了,小姑娘長大了,回首往事,她感慨萬千 。
交流朗讀
5、總結:是呀,為了朋友,兩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阮恒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這樣的朋友,一輩子能有一位,足矣!這樣的朋友啊,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愿意讀讀嗎?(出示)
有一種愛很小很小,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卻能為你獻出生命。
這種愛,在課文中就是——友愛。
讓我們記住這種愛,也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播種這種愛,我更愿意相信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也定能收獲一份這樣的愛!
五、布置作業。
1、背誦一首關于友情的古詩。
2、閱讀一篇關于友情的文章,推薦給好朋友。
六、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 獻血 小姑娘
勇敢
六、課后反思。
1、從教與學兩方面講。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從而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在上課時我不善于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自己本身缺乏一種對學生的組織和把握。這是我上課時最大的缺點。
本教學設計缺乏兩個環節:“互動合作”和 “質疑評價”。雖然教學設計本身有一定的體現,如課始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課尾讓學生進行寫話訓練等。但這兩項由于時間的限制都沒有產生實際的效果,是無效的。由于缺乏學生的互動,整節課顯得死氣沉沉。
2、努力方向。
今后應從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品詞析句上下功夫。對一篇課文,教師只有自己先讀懂、讀透,才能更得心應手地去指導學生怎樣讀懂這篇課文。另外,必須指導學生多讀書,這樣學生的語言才會積累,對課文的感悟才會更深,課堂上的發言才能更流暢、更精彩。學生永遠是課堂上真正的亮點。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主要內容。
3、學習阮恒珍惜友情、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1、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指點“恒”的讀音。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過預習課文我們還知道課題“她就是我的朋友”這句話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標。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預習要求:
⑴ 請一個同學來讀讀。
⑵ 從這篇課文的預習要求看,共講了三方面。
(介紹了事情發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內容;提出了預習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這篇課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想想看:
⑴ 播音員阿姨是怎樣的讀的?你能像她那樣讀嗎?你能達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目的嗎?
⑵ 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
⑶ 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出。
3、交流:
⑴ 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
⑵ 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
⑶ 分別指名讀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⑷ 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輸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墊擦拭抽泣捂住嗚咽竭力。
⑸ 分小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寫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這篇課文分段。請在草稿紙上寫出來。
5、請運用連接段意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
6、朗讀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思考:
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輸血的?請用三角標出關鍵的詞語。并畫出有關的重點句。
2、出示:
⑴ 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⑵ 輸血迫在眉睫。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⑶ 一位女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交流:
⑴ “迫”的部首是( ),再查( )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釋有:
① 逼迫;
② 急促;
③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
⑵ 用“如果……就……說話。
⑶ 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
⑷ 指導朗讀。
4、小結:
⑴ 結標。
⑵ 提示下節課的內容。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四、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課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描寫,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
2、講讀課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獻血的原因,體會他的高尚的品質。
3、對照課文插圖,想象說話。
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夠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下面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⑴ 出示生字詞。
⑵ 昨天我們又學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部分講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輸血迫在眉捷,這時阮恒舉起了顫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樣獻血的呢?他為什么要主動獻血給那個小姑娘?這就是這一節課學習的重點。〔借機點出教學目標〕
二、講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課文,思考:
⑴ 一陣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樣舉起小手的?請劃出有關的動詞。想想通過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⑵ 課文從哪一小節開始真正寫阮恒獻血的?他開時表現怎樣?劃出有關的語句。
⑶ 獻血時,阮恒為什么不停地哭?請找出這樣的句子,用三角劃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詞。
2、以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
⑴ 出示: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⑵ 出示: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⑶ 出示: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抓住情感的變化來體會人物緊張、痛苦的復雜內心。)
4、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層次。
5、對照插圖,復述內容。
6、小結。這一段真切地寫了阮恒輸血時的動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講讀課文第三部分
1、阮恒為什么哭得很傷心?他為什么要獻血給那個小姑娘?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從這里能看出阮恒是個怎樣的孩子嗎?注意聯系上下文思考問題。
四、結標、質疑
五、對照插圖,想象說話
要求:
認真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畫上各個人物的動作、神態以及他們的心情怎樣。
(可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重點說。)
六、作業
1、摘抄表示“哭”的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試圖( ) 竭力( )
安慰( ) 持續不斷( )
3、填空:
他眼睛( )著,用牙( )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 )抽泣。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10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 一 課 時
基本教法: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揭示課題
1、導語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里怎么想?)
(板:內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 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么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想象阮恒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恒心里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系《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 放 舉 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恒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范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恒,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匯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 句2
(1) 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2)哪個小組匯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么問題?找到什么答案?
(問題:阮恒為什么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么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恒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里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么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 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恒過了一會兒,為什么又哭了?為什么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匯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么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么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恒心里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么?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屏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然后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恒在獻血的過程 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布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 二 課 時
內容要點:思考·練習第3題和第1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指導寫字。
基本教法:理解課文用引導想象法;概括主要內容用連接問題答案法;寫字指導用重點部位指導法。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 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生活中,我們除了需要親情,更需要友情呀,交流歌頌友情的名言,體會友情的珍貴。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指名讀課題,鼓勵讀的不同: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3、就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讀文,自學生字
2、把課文讀通,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把自己感受深的詞句圈畫出來, 并作些批注。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后評議。邊聽邊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初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大致匯報。
4、提出研讀目標:你認為課題該怎么讀?結合課文重點詞句來說明理由,體會文本內涵。
四、再讀課文,讀后交流,各自怎樣讀課題。結合:強調“她”“我”“朋友”這三個詞,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阮恒對朋友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2—4自然段,體會情況的危急
1、指名讀,圈畫出情況危急的詞句,體會。
a、戰爭時期,有一天,幾發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
b、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c、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d、輸血迫在眉睫。
e、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引導學生體會當時孩子們處境危險,值得同情,為更好理解阮恒的品質做好鋪墊。
二、研讀課文,從阮恒的動作、神態去體會阮恒的內心,領悟“她是我的朋友”的內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恒的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他當時的內心活動。
a、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b、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
c、輸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d、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疼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
e、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引導學生從阮恒的言行和神態中去體會這兒孤兒是如何抱著“她是我的朋友”,為挽救朋友的生命,抑制內心對獻血的巨大恐懼,為那個失血過多的小姑娘獻血,感悟阮恒為朋友無私奉獻的品質。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
2、思考這段可否省去?體會,“聽說”,可見阮恒的事跡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被大家傳誦,從側面感受到阮恒的品質感染了大家。同時也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多渠道積累寫作素材。
四、總結。
五、作業。
感受同學之愛,寫出自己特別難忘的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
2、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難點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準備authorware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背景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你聽過些什么故事?
2、今天啊,我也想講個故事給同學們聽聽!想聽嗎?(口述2至3段)
3、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
二、初讀感知,讀通課文
1、出示友情提示,導入初讀
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 細細地讀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地方就做上記號多讀幾遍,爭取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學生讀課文)
出示友情提示
輸血(xuè):血型、血管
抽血(xiě):獻血、流血過多、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2、檢查生字
輸血、抽血、啜泣、嗚咽
3、檢查理解課文情況
同學們很能干,這么快就讀通了課文。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
三、細讀課文,讀懂課文
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學生回答)
男孩子為什么要救女孩呢?(朋友)同學們都這樣認為嗎?噢,因為是朋友,男孩決定獻血救女孩。我可以這樣理解嗎?那這是一個不經思考的突然決定嗎?同學們從哪里看出來的?
1、體會阮恒舉手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狀況
(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同學們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句話,用筆圈圈有關的詞語,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讀圈句子)讀好圈好想好的同學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好了嗎?從這句話中同學們讀懂了什么?(集體交流)
你從哪里讀懂的?帶著你感受讀讀這句話。(引導評價)同學們還讀懂了什么?(相機板書:害怕)
是啊,你簡直就是當時的阮恒啊。請你來讀讀這句話。你為什么這么讀?(他讀得怎么樣?)是啊,出于對死亡的恐懼,阮恒顫抖了、猶豫了、退縮了,同學們想讀嗎?
是啊,盡管害怕,可最后他還是舉起了手,他是怎么舉起的?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是啊,阮恒堅強地舉起了手,他用堅強戰勝了?(板書――堅強)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嗎?我們一起來讀。
2、細讀課文,體會阮恒抽血過程心理活動狀況
是啊,在阮恒的舉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害怕,但更?的阮恒。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這樣的阮恒?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并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1、劃出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 2、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研讀課文)請讀好、劃好、想好的同學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我讀懂了什么”。
▲交流學生研習成果
主問題: 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
重點句1(單句出現,同頁)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為什么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
1、你讀懂了什么?(評價)同學們也來讀讀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句話!
2、你為什么這么讀?(他讀得怎么樣?)
3、是啊,阮恒一動不動那是他無形的舉動,阮恒一言不發那是他無聲的話語,為了不影響輸血,阮恒默默地堅持著。帶著我們的敬意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還從哪里認識到了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
重點句2(單句出現,同上頁)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
1、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里讀懂的?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同學們讀懂了什么?(細心的同學還發現了什么理由?)帶著你的感受把這句話讀一讀!
2、他讀得怎么樣?(你為什么這么讀?)誰還想來試試?
3、是啊,是什么讓阮恒用手捂住了臉,捂住了恐懼?(友情)。是啊,在他的眼里友情高于痛苦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接讀:出示重點句3)
4、引讀出示重點句3:“痛嗎?阮恒。”醫生問道。阮恒?但過了一會兒,他又?
重點句3(單句出現,同上頁)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1、同學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句話,圈出這句話中能夠體現阮恒害怕但堅強的詞語,想一想你讀了什么?(學生讀句)
2、你讀懂了什么?說說你的理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能讀一讀嗎?他讀得怎么樣?同學們想試試嗎?好,帶給你的感受讀給同桌聽一聽。
3、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
4、引讀: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
5、展開想像:既然沒有抽血的疼痛,那嗚咽時的阮恒在想些什么呢?
6、是啊,在死亡來臨的面前,阮恒想得更多的,考慮得更多的還是?
7、這是一個多么重友情的朋友啊,同學能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對阮恒的敬意。
5、阮恒的害怕但更堅強還表現在哪里?
重點句4(單句出現,同上頁)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你讀懂了什么?還有誰也找到了這句話?你還讀懂了什么?
2、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還能讀懂什么?你為什么這么讀?(他讀得怎么樣?)誰還想試試?
3、是啊,從阮恒持續不斷的哭泣聲中,我們仿佛看到阮恒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可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多么偉大的男孩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四、整體比較,深化感情
1、(整體出示四句重點句)
是啊,同學們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找到了這么多有關阮恒表現的語句。現在就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這幾句話,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提示語:開始時阮恒……過了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接著……
2、體會阮恒心理變化過程
a阮恒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 從“一動不動”,到“捂”,到“掩蓋”,到“竭力制止”。
(理解“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的哭泣”的意思。它們有什么不同?阮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
(學生未找全三個詞語)是啊,阮恒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他的害怕是一樣的嗎?說說你的理由。同學感受到了嗎?那他在怕什么呢?面對著恐懼和痛苦同學們發現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越來越害怕的阮恒,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是什么讓他這么堅定地為女孩獻血?因為?
(學生找全了三個詞語)說說你的理由。是啊,同學們都發現了嗎?阮恒越來越怕,他在怕?面對著恐懼和痛苦同學們發現阮恒是怎么做的?是啊,阮恒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是什么讓他這么堅定地為女孩獻血?因為?
3、是啊,是作為一個朋友的忠誠和信義使得阮恒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挽救女孩生命的重擔。同學們想一想用自己話來夸夸這位害怕但更堅強的朋友。讓我們再一次呼喚:她是我的朋友
五、板書設計:她是我的朋友
無聲啜泣 嗚咽持續哭泣害怕
不動捂掩蓋 制止 堅強
〖教學反思〗
一、 從教材方面看
《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試圖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共同感受人間的真情和真愛。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醫生問他為什么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通過阮恒獻血事的神情、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甚至是犧牲自己的優良品質。
二、從教學目標方面看
1、三年級孩子已經有較強的識字認字能力,對于本課中的詞語已經基本能夠掌握,因此教學時安排讓學生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檢查時只出示學生較難把握且跟本課教學密切相關的四個詞語“輸血、抽血、啜泣、嗚咽”。“輸血、抽血”的出示是要檢查學生對“血”讀音的掌握情況,“啜泣、嗚咽”的出示是為本課教學作好鋪墊,因為阮恒情感的變化主要是從這兩詞語中體現出來的。
2、從現在孩子的生活實際來看,現在的孩子可能很難感受到像課文中阮恒對小女孩那種“高于生命”的友情,他們更多的感受可能就是在“借塊橡皮、借支鉛筆”等這些比較瑣碎的事情上。因此在本文的教學設計上是緊緊抓住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通過讓學生自由讀句,讀后感悟,圈劃重點詞,再交流的方式,抓住“害怕與堅強”這對矛盾體,讓他們感受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阮恒的重情重義,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從而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3、本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均在于讓學生從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描寫阮恒在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悟、交流讓他從這些語句中讀懂“阮恒”,讀懂“那甚至高于生命”的友情。
三、從教法、學法角度看
(一) 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既要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更要讓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學會抓重點詞讀懂句子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從扶到放,直到學生獨立的方式展開教學。第一句“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讓學生找出之后,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再請學生“圈畫相關的詞語”,然后再同桌交流,之后集體交流,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后學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來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通過這個句子的學習,一方面是要找出阮恒身上的一對“矛盾體”,梳理出教學的主線“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另一方面是要讓學生通過對這句話的學習,學會讀懂讀深讀透一個句子的方法,即所謂的“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層次化處理不同句子,體會阮恒越來越恐懼,越來越堅強
在處理“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時采取了“簡”的方式,能讓學生說到“這是為了不影響輸血,阮恒很勇敢”就點到為此了。而在教學“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臉。”和“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則采取了引讀,比較學習的方式來處理。引讀是為了讓學生更清楚“阮恒的害怕、痛苦不是抽血的疼痛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從而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比較學習“啜泣”、“嗚咽” 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透過阮恒不同的“哭”體現出來的“越來越強的恐懼”。最后在教學“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時讓學生自己體驗那“眼睛緊閉,用牙緊咬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動作,通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阮恒當時用了相大的勁在制止抽泣、制止害怕,也讓學生從側面體會到阮恒當時的害怕和痛苦有多大。最后讓學生再把四個重點聯系起來考慮
“有什么發現”,讓學生再次阮恒越來越害怕的同時,他也越來越堅強了,他是一個重友情重于自己生命的男孩。
(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深華感情。
獻血過程中阮恒的情感變化是相當細膩的,學生只有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讀懂阮恒的情感變化歷程。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邊讀邊圈邊感悟,再同桌交流,集體交流,同時引導質疑,然后再讀的方式來了解阮恒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恒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比如在學抽血過程有關阮恒表現的句子時通過引讀、聯系上下句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從他“無聲――不動”、到“啜泣――捂住”、“嗚咽――掩蓋”、“持續哭泣――竭力制止”的舉動中體會阮恒一次又一次害怕是因為非常擔心自己會在抽血中死去,而一次又一次地掩蓋害怕,是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快點輸到血而活下去。同時,他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很害怕,因為如果醫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會給他抽血,他的朋友就會因為不能及時輸到血而死去。在充分朗讀、充分交流之后,學生自然有了深刻的體會,繼而結合體會再來讀,從而將阮恒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塑造和提高起來。
四、從教學程序方面看
(一)以講故事形式激趣導入
讓緊張的故事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小女孩傷勢特別嚴重,輸血勢在必行,但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只有幾個孩子有,如果孩子們不愿意獻血的話,小女孩生命肯定就此結束。倒底有沒有人愿意獻血呢?小女孩倒底會不會死呢?給學生一個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文的學習打下一個情感基礎。另外在故事導入時特別要強調的是故事的“真實性”,以便阮恒所言所行更有說服力。
(二)檢查預習效果,抓住“血”字,抓住“啜泣”、“嗚咽”。
(三)重點學習“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這句話,一方面教會學生學法,另一方面找出矛盾體――“害怕、堅強”,梳理出主問題“我們還能從哪里認識到一個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恒?”
(四)學生細讀課文,找出重點句,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1、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隱含的深義
2、找出阮恒舉動中的矛盾之時,引導質疑,體會阮恒的復雜心情。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死,活"這兩個字,通過理解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播放有關朋友的格言,營造氣氛.
二,直接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感人的故事.請大家把課本翻到77頁,
自由大聲地讀這個故事,注意生字新詞,將故事讀通讀順.
可以開始了.
三,檢查字詞
1,課文中有這些詞語,老師不教,誰會讀了
課件出示:
迫在眉睫 是否 擦拭 竭力 拳頭 醫生 輕柔
啜泣 嗚咽 哭泣 抽泣 輸血 血型 酒精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隨機
(1)對于我們三年級來說,這個多音字比較難,黃老師已幫大家歸了類,誰愿意來試試.
xue:輸血,血型,血管,流血
xie:獻血,抽血,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你掌握了嗎 這么自信,好,那我來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胸有成竹
出示句子: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
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
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指名讀)
(評價語:我就說比較難吧;看來咱們三(5)班的孩子確實掌握的不
錯.)
(2)"啜泣,嗚咽,哭泣,抽泣"都是表示哭的詞語.
那你還知道那些表示哭的詞語呢 (抽噎,痛哭,哭號,淚如雨下,涕淚俱下,哭哭啼啼,泣不成聲)
形容哭的詞語可真多呀!
(3)迫在眉睫里有兩個身體的部位,是(生:眉毛和眼睫毛).是的,事情已經碰到眉毛和睫毛,說明十分緊急.你知道哪些迫在眉睫的事那你能用其它詞語來代替"迫在眉睫"嗎 (火燒眉毛,千鈞一發,危在旦夕,岌岌可危,急如星火,燃眉之急,緊要關頭)同學們課外詞語掌握得真不錯啊!
四,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現在我想再請你快速地瀏覽這個故事,到時合上書本,用幾個字或一句話來說說你的感受.
(生瀏覽課文)
好,請你合上課本,來說一說.
我讀了這則故事后,最后腦子里只剩下兩個字,兩個意思相反的字,你們猜猜我腦子里只剩下哪兩個字 (引出:生,死)(板書)
對,故事就講了這兩個字,一個是(生),還有一個是(死).整個故事就圍繞著阮恒生和死的選擇在展開,請你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在講阮恒面對生死抉擇時的動作,表情,用筆做上記號.
(生自由找,師巡視.)
說說你找了哪一句
7,(課件隨機出示)
(1)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能談談你的想法嗎 誰來補充.
(預設: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猶豫不定;
評價:你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真好.)
(預設:阮恒把手舉起來,又放下去,又舉起來,通過"舉,放,舉"這幾個詞,我感到阮恒好像有些猶豫不決.
評價:你能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來理解,非常好.)
(預設:我從這句話里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猶豫,擔心)
師:阮恒他不愿意他的朋友死,所以他舉起了小手;可他也害怕自己死去,因而他又把小手放下去了,我想,這時他的內心肯定有兩個阮恒在不停地對話(課件出示:一個說 另一個說)
(指名兩個小朋友對著說)
是的,舉手意味著自己死,放下去意味著朋友死,這是多么矛盾,多么艱難的生死抉擇呀!讓我們帶著這份矛盾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阮恒害怕失去所有的血,害怕自己因此而死去,但最終他還是舉起了自己的手.阮恒舉起的僅僅是她的小手嗎 (朋友的生命,堅強,勇敢)讓我們帶著這份勇敢一起讀.(生齊讀)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說說你的理解.
(預設: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恒心里非常害怕死;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恒想掩蓋自己的害怕;我感受到阮恒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雖然害怕死亡,但他還是選擇了死亡)
是的,阮恒一方面在啜泣,在顫抖,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地捂住臉,想讓自己不啜泣,不顫抖.之所以阮恒會出現對比性這樣強烈的動作,是因為他害怕死,但他又選擇了死.
在故事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你找到了哪些
課件出示: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
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8,這是整個抽血過程中,阮恒哭,但又竭力制止自己哭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預設:他哭的越來越厲害;抽血時間越長,他覺得離死越近,他心里也越來越害怕;阮恒心里對死害怕極了,但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姑娘,想把生的希望留給小姑娘,把死留給自己.)
同學們的體會非常深刻,下面我就請男同學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一讀,體會阮恒當時的心情.
(評價:讀的不錯,但我覺得哭的越來越厲害,害怕死,但又勇敢選擇死的心情沒有讀出來,我們請女同學來試一試.)
9,既然阮恒害怕死,希望生,那是什么原因讓他選擇了死呢 (課件出示:他是我的朋友)
六,小結
在生與死之間,阮恒寧可自己死,也毅然選擇了讓小姑娘活,原因只有一個,因為(課件出示:她是我的朋友)(生齊讀)
阮恒能夠戰勝心中對死亡的恐懼,舍棄生命去救一個人,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能夠如此堅強,如此勇敢,做出這樣艱難的抉擇,原因只有一個,因為(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
七,拓展
或許大家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者會認為這離我們很遠,現實當中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可你們知道嗎 就在不久以前,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汶川,就出現了許許多多個小阮恒,大阮恒,譚千秋老師就是其中的一個.(課件出示:圖片,事跡)
(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當救援人員挪開一塊斷裂的預制板時,他們看到了一個頭發花白,后腦內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漢子,趴在一張已被砸得變形了的課桌上,而課桌下,是4個已經昏迷,但卻活著的學生.)
相信當地震襲來的一剎那,譚老師也面臨著生和死的抉擇,現在我想請你來寫一寫譚老師面對生,死抉擇時的神情,動作以及心里的想法.
生寫,師巡視.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