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強烈對比和柔和對比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學與教》專項課題研究子課題《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子課題 |
談話激趣、創設情境談話誘導、確定問題 |
教學目標 |
邊學邊說、自主學習交流溝通、協作學習 |
啟發引導、拓展思維動手實踐、創作提高 |
評價交流、反饋提高 |
反 饋 |
教學內容 | 學習過程 | 多媒體應用分析 | 設計意圖 | 效果與評價 |
[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1、同學們,讓我們來看看自然界中大與小、高與低、濃淡與干濕的對比。 2、同學們你們在自然界和生活中還發現了哪些對比? 3、這些對比給我們的感受是什么樣的。 | 學生口語交流 同桌交流 觀看媒體演示 談自己的感受 生1:我經常見到的紅花和綠葉,紅花在綠葉叢中,顯得很鮮艷。 生2:在干燥的沙漠中突然看見一片綠洲,應該是很強烈的對比。 生3:天氣熱時,來到有空調的房子里,仿佛進入了冬天,這種對比最強烈了。 | [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愿望,為以后學習色彩對比做好鋪墊。 | 用談話創設實境,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使其聯想到身邊出現的各種對比,從面進入本節課的主題。 本環節以同桌討論為主,90%的學生討論積極,能提出自己的見解,面有10%的學生只是在聽,未發表自己的看法。 | |
[談話誘導,確定問題] 1、你知道如果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進行對比,會產生哪種視覺效果呢? 2、你愿意動手試一試嗎?自己來用色卡拼一拼,比一比,說一說。 |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色卡。 (此時學生精神振奮,躍躍欲試) | 運用課件《可愛的娃娃臉》;擴展同學們的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 [確定問題,拋錨定位]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第二個關鍵環節,拋錨定位,確定問題。 | 本環節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眼,來感受色彩之間的對比產生的各種效果。有10%的學生能在感受的同時,與同桌交換意見和實驗結果,并作了記錄,供小組其他學生交流。 |
[邊學邊說,自主學習] 1、將你選擇的色卡的顏色對應色相環的位置,進行觀察,看看其中有什么樣的規律。 2、教師以伙伴身份參與某些學生的活動,隨機討論交流。 (1)你找找這兩種顏色在色相環中的位置,看看是否決定了這兩種顏色對我們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呢? (2)聯系我們已學過的色彩三要素的知識,試一試分析這個問題。 | 學生自主觀察 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交流 生4:在色相環中,距離較遠的兩種顏色,相互對比產生的視覺效果更強烈。距離較近的兩種顏色對比起來,產生的視覺效果更柔和一些。 生5:在色相環中,與一種色相鄰的兩種色互為柔和對比,在色相環中,與一色相對應或呈150度的色為強烈對比。 生6:象紅—綠,黃—紫,橙—藍對比就很強烈,它們在色相環呈150度到180度,象紅—黃,藍—綠等對比就是柔和對比,因為它們是在色相環呈60度以內的色。 | 運用課件《色相環》,進一步調動學生展示自己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色彩對比知識。 | [邊學邊說,自主學習]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第三個關鍵環節。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知識。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內容的理解,這個過程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參與、親歷,使教學過程 成為一個動態生成富有生機的過程。 讓學生在一邊觀察,一邊表達中學習,也能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 學生在小組小組討論后共同得出了一個結論:在色相環中相鄰的兩色為柔和對比,成180o角的兩色為強烈對比。近98%的學生都能認識到這一個特點。 |
[協作學習,突破難點] 1、看到你們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的精神,老師很高興。你們認為我們的生活中事物色彩的強弱對比,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 2、分小組按色彩對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影響的問題進行討論 3、組長組織討論,歸納整理,推選組員進行全班交流。 4、老師隨機點評。 | 學生相互交流看法,紛紛發言。 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生7:草莓最逗人了,紅的皮,綠的肉,看上去都好吃。 生8:有的餐館各賓館的色調很好看,基本上都是黃色、橙色的,象桌椅、墻壁,連燈光都是暖黃色的,很溫暖,象家一樣。 | 運用課件《自然中的色彩》,激發學生積極性,開拓學生的思維和聯想。 | [協作學習,突破難點]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第四個重要環節。合作學習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 學生相互交流,教師巡回觀察,從同桌討論到小組交流,學生們積極性很強,舉例的種類多,體現了學生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關心周圍的人和事,有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小組匯報時多數小組得出共同結論:色彩的搭配和選擇,體現了不同的視覺效果,給人帶來了不同的視覺享受。 |
[啟發引導,拓展思維] 1、 聽了你們的交流匯報,看得出同學們在平日生活中都能觀察周圍的事物,這樣很好。 2、在藝術作品中與色彩的是緊密聯系的,藝術家通過不同的色彩來表現自己的思想和世界。 | 此時同學們認真觀看各種運用不同工藝和不同色彩的對比制作出不同效果的美術作品和工藝品。(給予學生啟發) | 播放多媒體幻燈片(美術作品) | [啟發引導,拓展思維] 這是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一個特色。 能拓展學生視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多樣性。 | 通過觀看藝術作品,能使學生從美術藝術的角度重新認識色彩對比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啟發了同學們的思維,使之了解如何用色彩之間的對比關系,來改變事物本身給我們帶來的視覺效果。 |
[動手實踐,創作提高] 1、同學們小組結合,分析討論。你們如何利用現有的工具及材料,制作出具有強烈對比或柔和對比的作品呢? 2、老師以伙伴身份參與某些學生的討論中,隨機進行交流。 3、現在請每個組選派一名代表到前邊來講一講自己組織商量的結果。(配合工具及材料) 4、誰來評一評,剛才哪個組設計最新穎,最有創意。(教師隨機評價) 5、利用工具及材料進入工藝制作。 聽了大家的發言,老師心里很高興,因為你們不僅會利用現有的材料,通過想象創造,而且還能正確看待同學的優點,會分析問題。希望同學們能共同完成各組的作品。 | 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及設計 生9:咱們有黑色卡紙和紅色和白色的皺紋紙,不如用捏、搓、貼的方法,制作一幅皺紋紙粘貼畫。黑—白色本身是很強的對比色吧。(在談各自的看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關愛他人的精神得以充分表現。) 組內互評 交流展示 生10:我們準備用幾何圖形拼成一幅畫,在每個圖形中添上強烈對比色,這樣畫面會顯得豐富多彩一些。 生11:我們準備用各種柔和對比色的紙條紡織出一幅手工作品。 互動評價 生12:可以用沙子和色彩比較強烈的吸管,還有廢舊的紙盒,運用拼、貼、剪的方法制作一幅畫。 | 播放柔和音樂,烘托課堂氣氛,進入無限的想象創作中。 | [動手實踐,創作提高] 動手實踐是本課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現代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之個性得以充分發揮。 | 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分析討論,共同完成一件或多件手工藝品。 其中95%的學生積極配合,參與踴躍,并且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學生在活動中體現出了團結協作的精神,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特長。有40%的同學組織自己的小組成員分工作業 ,每位組員活動積極,工作任務明確,在結束時小組成員對自己的作品作了評價。 |
[回顧反思,效果評價] 包括學生自評、伙伴互評、小組評價,老師點評。評價內容及學習情感態度,合作交流等內容,使學生在自評、互評中反思、提高。 | 展示作品 學生互評 老師點評 | [回顧反思,效果評價] 這是拋錨式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 激勵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找到積極的參照點,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果 | 結束時各組將作品送到展示臺進行展示,并簡單作介紹。 每位學生對各組的作品進行了評價,并得出結果。大家對馬小微、孫浩軒小組共同協作完成的作品給予了肯定。 |
序號 | 媒體內容 | 媒體 類型 | 媒體作用 | 使用方法 | 占用時間 | 媒體來源 | ||
一 | 自然界中的對比 | 圖像 | 媒體1A | A | 1分鐘 | 教師自制 | ||
二 | 可愛的娃娃臉 | 圖像 | 媒體2N | B | 2分鐘 | 教師自制 | ||
三 | 色相環 | 圖像動畫 | 媒體3D | D | 1分鐘 | 教師自制 | ||
四 | 自然界中色彩 | 圖像 | 媒體4B | D | 1分鐘 | 教師自制 | ||
五 | 美術作品 | 圖像 | 媒體5K | C | 1分鐘 | 教師自制 | ||
六 | 音樂 | 音頻 | 媒體 | 5分鐘 | 教師自制 | |||
1、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 ||||||||
A創情激趣,導入 新課; D舉例驗證,建立概念; G演繹原理,啟發思維; J化難為易,自主學習; M鞏固新知,形成技能; | B提供事實,建立經驗; E提供示范,正確操作; H設難置疑,引起思辨; K欣賞審美,陶冶情操; N效果評價,反思反饋。 | C圖文并舉,直觀形象; F呈現過程,形成映象; I 化靜為動,激發情趣; L協作學習,探求新知 | ||||||
2、媒體使用方法 | ||||||||
A播放—講解—設疑 D播放—提問—講解 G其它 | B設疑—播放—操作 E 播放—討論—操作 | C講解—播放—舉例 F 播放—討論—總結 | ||||||
強烈對比 色彩的對比 視覺對比規律 視覺效果 創作 柔和對比 |
開始上課 |
教師激趣 |
談話引發 |
自主觀察 |
同桌交流 |
教師點撥 |
小組討論 |
邊看邊說 |
全班交流 |
互動評價 |
協作學習 |
教師組織 |
教師啟發 |
觀看幻燈 |
教師點評 |
設計創作 |
教師組織 |
小組交流 |
回顧評價 |
展示作品 |
封面圖像、課題 |
主 頁 |
激趣 |
導入 |
評價 |
創作 |
退出 |
圖片 |
圖像動畫 |
評價表格 |
圖片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