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不僅使學生找到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與轉化方式,而且使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3)展示學生的剪拼過程,交流匯報.(音樂停)
①各小組匯報實驗情況.(讓學生將轉化后的圖形貼在黑板上,再選擇有代表性的情況匯報)
可能出現以下情況:(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擺拼)
(兩銳角三角形)(兩鈍角三角形)(兩直角三角形)(兩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課件演示:用旋轉平移的方法將三角形轉化成各種已學過的圖形.
師: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只要是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誰能說說,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是三角形面積的二倍.
生: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評價,肯定)
[設計意圖: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再通過課件的演示使同學們更具體,清晰地弄清了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后,它們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同時又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歸納公式
(1)討論:(屏幕顯示提綱)
a,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b,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c,你能根據實驗結果,寫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由圖形直觀應用,進行觀察,推理,加深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
(2)歸納交流推導過程,說出字母公式.
根據學生討論,匯報,教師進行如下板書:
因為:三 角 形 面 積=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積=底×高÷2
師:為什么要除以2
生:……
師:如果用s表示三 角 形 面 積,用α和h分別表示三 角 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寫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s=ah÷2
[設計意圖:當將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找出它們間的關系,使學生感知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后,討論:"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從而啟發學生依靠自己的思維去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得出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看書質疑.指名講述課本中是怎樣得出三角形面積公式的.
(養成看書的良好習慣.)
師:我們剛才是從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關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積的公式的.你們還能用別的方法去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如果有學生想到別的方法,如剪拼的方法可以讓學生邊講邊演示,只要合理的老師都要給予肯定.
老師課前做好下面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方法一: 期量子論 方法二: 方法三:
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底×高÷2(方法一)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底×高÷2(方法二)
三角形的面積=(底÷2)×高=底×高÷2(方法三)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到那么多的方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到了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積.用這個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指板書),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反扣公式,加深理解)
4,進行愛國教育
師:其實早在2000年前,我國偉大的勞動人民就開始會用這個公式來計算三角形土地的面積了.請同學們課后把85頁的"你知道嗎"看一看.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有了公式,下面我們可以幫學校解決問題了.(回應引入問題)
1,(屏幕顯示)出示85頁例1:
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集體訂正.
師:你認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什么地方容易出錯 (強調"÷2"這一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