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六單元統計電子教案第二課時 練習二十四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6 題。教學目標:1、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2、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教學難點:弄清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區別,能根據統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教具準備:投影練習過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4 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參賽選手的成績有兩個眾數,88 和87 ,意味著在這次競賽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樣多。而五(2 )班沒有眾數,則表示這次競賽中沒有集中的分數。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
(二)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 題。
學生先獨立計算出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然后說一說用哪個數代表公司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為什么?完成教材第125 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 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先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所穿鞋子號碼,然后填在統計表中,再進行分析。(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 、小明對本班15 名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擁有2 本的有1 人,擁有3 本的有2 人,擁有4 本的有4 人,擁有5 本的有3 人,擁有6 本的有5 人。根據以上調查的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統計表2006 年9 月人數
人數 平均每人擁有本數
( 1 )估算一下,這15 名同學平均擁有課外讀物大約有幾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2 )估算出這15 名同學擁有課外讀物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2 、小力對本單元10 戶居民訂報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沒訂任何報刊的有2 戶,訂1 份的有3 戶,訂2 份的有4 戶,訂3 份的有1 戶。根據以上調查情況,把下面的統計表填寫完整。本單元居民訂報刊情況統計表2006 年5 月
戶數 每戶訂報刊份數
( 1 )想一想,平均每戶訂報份數是在1 ? 2 之間嗎?為什么?( 2 )計算出這10 戶居民訂報刊份數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五)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