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一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將橡皮的一個面扣放在桌面上,與兩個面垂直再切一刀,觸摸三條棱相交的點,說出感受,明確它叫頂點。什么叫頂點?
(4)找實物指出它的長、寬、高。
今天,我們就從面、棱、頂點三個方面來學習長方體的認識。
2.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那么長方體的特征是什么?請同學們自己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比——比后,完成表格。(提示:放手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和學習用具獨立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面、棱、頂點的知識。)
(2)教師巡回指導,指導要點如下:
①數(shù)面、棱、頂點時,如何數(shù)比較科學。
②采用多種學習方法。
(提示:如測量、計算、比較及用身體某個部分去接觸面、棱、頂點等。)
③獨立填寫“我的發(fā)現(xiàn)”一表。
面
棱長
頂點
匯報:師生共同歸納。
a.按棱的長度可分為3組,每組內(nèi)4條棱平等且長度相等;
b.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棱有3條,長度不一定相等;
c.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d.長方體的形狀、大小是由長方體的長、寬、高決定的;
e.面的特殊情況。
完成做一做,反饋訂正。
五、課堂練習
a.基礎(chǔ)練習
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計算棱長總和。
b.綜合練習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
(2)長方體的三條棱長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 )
(3)有六個面、十二條棱、八個頂點的形體一定是長方形。 ( )
(4)長方形紙是長方形不是長方體。 ( )
(5)有6個面,且6個面都是長方形,它一定是長方體。 ( )
c.實踐與應用
(1)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已知長是8厘米,高是7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168厘米的鐵絲,焊接成一個長方體教具,長20厘米,寬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用一根長100厘米的鐵絲,做成一個長9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后,還剩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