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
師:正因為這樣的數很特別,所以數學家們將具有這樣特點的數稱作完美數。完美數在數字王國里邊非常的罕見。老師查過了,1到400的自然數當中,除了6以外,只剩下一個“完美數”啦。想知道是誰嗎?
老師提醒一下:這個數在20-30之間,這樣每組都有5-6個同學,分配一下,每人算兩個數,比一比看看哪個組先能找到。
師:驗證一下28的因數有1、2、4、7、14、28,去掉自己相家得28。
師:剛才我們同學自己動手發現了完美數28,我們的數學家至今才找到30個完美數,而且在前100億個自然數中只有6個完美數,每一個數學成果都是數學家們艱辛執著、勇于探索的結果,數學中還有許多神奇美妙的知識等著我們去追尋,希望同學們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將來去攀登科學的高峰。
板書 倍數 因數 3的倍數
0、1、2、3、4……個數 無限的 有限的 3、6、9、12、15。。。
312=36 最大 沒有 它自己 2的倍數
18÷6=3 最小 它本身 1 2、4、6、8、10。。。
《倍數和因數》教后反思
1、新舊知識聯系揭示課題:復習自然數,明確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是除0之外的自然數之間的關系。
2、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本節課開始,以“用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擺成一個長方形”為例,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怎樣擺,有哪些不同的擺法?教師在學生小組交流、操作后,又請一個同學說出你擺出的乘法算式,讓其他同學猜猜是怎么擺的。得到大家的認可后,再用課件逐一呈現。這樣的安排,首先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動手操作,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知識的得到是從實際問題的解決,抽象為具體討論的數學問題。其次,這樣的安排體現了兩方面好處:一方面讓學生樂于接受,是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老師僅僅是組織者,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和傾聽他人的想法的良好學習態度。
3、內容環環相扣、過度自然流暢。從學生舉例乘法算式說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及時讓學生比較因數和倍數的特點,幫助學生理解了倍數因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4、練習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學生面對問題積極思考,享受了數學思維的快樂。5、在延展中透顯文化。文化數學一種教學理想。以“因數”知識點為抓手,引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數學概念——完美數,在引領孩子尋找“完美數”的過程中,通過兩個完美數之間的巨大“落差”,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家們苦苦求索的艱辛,這就是數學精神引領!
遺憾:想了好幾套方案: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中還不透徹還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