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統計表 教學設計和反思
交流填法:你是怎樣填寫這張統計表的?先填寫了哪些數字,通過計算又填寫了哪些數字?(指總計與合計交*的一格)誰來說說這里的“總計數”是怎樣算出來的?學生回答后提問: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如果兩種計算結果不同,說明什么?輛次計算起到什么作用?
啟發:從現在的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幾張統計表比較,有哪些優點?
小結: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能反映一個小組的男、女生人數,不便于比較不同小組的人數,合成的這張統計表不僅便于比較各組人數,而且能看出四個小組的整體情況,反映的內容更豐富。如果把剛才的幾張統計表叫做“單式統計表”,這張統計表就叫做復式統計表。(板書課題)
提醒完成統計表后要注意核實數據,并填寫填表日期!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獨立讀題,誰來爍爍題目提供的是什么數據,填寫在這張統計表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交流:請一位同學把統計結果在小黑板中填好。
提問:從這張統計表中你能了解什么?你能預測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代表團能奪得多少枚獎牌嗎?你預測的依據是什么?
2、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1)學生默讀題目。誰來說說“每月新增電話”“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移動電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各自填表、計算,同桌相互檢查。
(3)指名報“合計數”和“總計”數共同校對。
(4)指名回答書中兩個問題。
(5)分組調查組中同學家中擁有的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數量,組長記錄。
(6)各組長匯報調查數據,教師板書,學生在書上填表計算。集體核對
(7)對于剛才統計的數據你想說些什么?
3、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1)學生各自讀題填表。
(2)觀察這張統計表,它與前面的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因為長、寬無法與面積合計,對不同機場的長寬面積總計也無意義)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統計表?你知道復式統計表有哪些特點?通過學習你還哪些收獲?
教后反思
1、雖然請教了幾位老教師,但自己由于經驗 不足,很多地方老教師說了,我都未真正消化,所以不能很好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2、聽了大家的評課,讓我意識到:不僅是公開課,任何一節數學課,都要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這節課要達到什么目標?想通過什么方法讓學生達到?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怎樣設計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
3、老師的課堂提問要有價值:問什么?怎樣問?達到什么要求?學生的回答不在老師預設中,又該 怎樣處理?
4.我處理四張單式表時不是很到位,很快就到了復式表?筛臑椋骸巴瑢W們,四張單式表比較不是很方便,我們想到了要設計一張大表,大表應反映哪些內容?”這樣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加深對表頭地理解。
5、表頭有三部分組成,“性別”、“人數”、“組別”分別對應橫欄、表格右下方、豎欄。讓學生會分析表格,在此基礎上,根據原始數據認真填寫并計算。其中,表頭是一個難點,注意到了但突破難點不到位。
6、體會復式表的好處:應讓學生體會到從復式表中能獲取更多的信息!
7、.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有自己的想法,但處理不夠到位,聯系不緊密,加強上課邏輯思路。問題要有層次性,不能一個問題沒有處理完,就弄下一個問題。一節數學課要達到目標,而不要把過多經歷放在不必要的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