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第二課時 (新人教五上)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p114~p115以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掌握身份證的一些常識及其編碼的科學性,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編碼、應用編碼的意識。
4、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探索身份證編碼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會數字編碼的基本方法。
教學具準備:
1、翻看戶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是多少?
2、了解父母的身份證號碼并了解身份證號碼是怎樣組成的?
3、師準備一張身份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一個小偷拿著假身份證取錢時,很快就被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報警后將其抓捕。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師:看來身份證是一個很重要的證件,那身份證上都有哪些信息呢?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身份證號碼是怎樣組成的。(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身份證號碼記錄表,說說自己從收集的身份證號碼中了解了哪些信息?(教師巡視)
2、師生共同學習身份證上的編號是怎樣組成的?
(1)指名介紹身份證號碼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數字表示的意思
(2)你還知道其他的號碼有什么意義嗎?
(3)師根據學生的介紹補充和小結:
實際上,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前6位為行政區劃代號,行政區代碼它只記錄到省、市、區(縣)。前兩位表示省,接下來兩位表示市,再后面兩位表示縣或區。第7至14位為出生日期碼,第7至10位表示年份,11、12位表示月份,13、14位表示日期。第15至17位為順序碼,表示同一地址所在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編寫的順序,單號分給男性,雙號分給女性。第18位為校驗碼。
(4)從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4、同學們,跟你們一樣,小明課前也收集了爺爺、爸爸和媽媽的三個身份證號碼,但是他不記得這三個號碼是誰的了,你能幫幫他嗎?
511182197302110031
518182197604280022
510182194712260011
5、區分新舊身份證號碼
同學們收集的身份證號碼都是18位嗎?知道哪一種是新型身份證碼?
師:比較一下,新型身份證號碼跟舊身份證號碼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師:新身份證號碼把出生日期的年份寫完整了,最后多了一個校驗碼。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15的做一做。
2、介紹自己感興趣的編碼中的每個數字的意義。
四、全課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告訴大家一些什么知識?
五、作業:到圖書室去了解一下圖書管理員是怎樣給眾多的圖書編碼的?
板書設計:數字與編碼——身份證
42 01 03 19750802 122 x
省 市 區 出生日期 順序號 校驗碼
教學反思:
全班在課前都完成了父母及自己身份證號碼的收集任務,而且他們早已在編碼中發現了出生日期的秘密,因此本課只剩一大重點——性別如何從身份中區分需要突破,同時簡單介紹前6位、后4位的含義即可。教學十分順暢,學生十分喜歡做根據身份證推斷爸爸、爺爺、媽媽這一類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