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第二單元 第3節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
師: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藥盒,計算出制作一個這樣的藥盒至少需要多少紙板?測量后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長方體藥盒的寬和高是相等的,所以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
生:列式(略)。
師:請你從學具袋里拿出正方體藥盒,求出它的表面積。制作100個這樣的藥盒至少需要多少紙板?
生:列式(略)。
[評: 數學學習,從理解知識到具體應用,解決實際問題,這是一次“飛躍”。因此,教師設計的練習題,是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用品,讓學生自己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練習題的設計從一般長方體牙膏盒到特殊長方體藥盒,最后到正方體藥盒。爭取達到面對不同的形體,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人理解,個個掌握這些最基本的解答方法。
讓學生學習的過程平等化和自主化,讓問題解決的方案多樣化和個性化,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積累問題解決的經驗,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師:長方體表面積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剛才我們要知道包裝這樣一個盒子至少要用多少包裝紙,就應用了這一知識,但是,在包裝時用的材料不只是六個面的面積,還有接口處面積。
現在工人師傅要做一個木箱,我們一起看看。能不能幫他準備材料。
[評: 這一組練習的設計,層次分明,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讓學生在一次次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學生找出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在計算時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具體問題,讓學生充分闡述他們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并適時引導歸納。促進數學知識邏輯化和數學方法系統化,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有效幫助學生建構多元的知識網絡。
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將感知和思維結合起來,重視知識獲得過程,即重視公式的推導過程。培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
四.應用與反思
(一)質疑問難、巧設練習、靈活應用
[評:在合理解釋問題解決方案和建構多元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新問題,同時在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反思。]
練習:
1.用多種方法計算
做一個長方體形狀的鐵皮盒,長21厘米、寬和高都是13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2.根據要求,說解答方法。
(1)制作一個長方體的魚缸所需的用料。
(2)求粉刷教室的面積。
(3)火柴盒的用料。(提供實物,火柴盒壁厚不計)這道題有點難,同學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解決的辦法。
(4)游泳池貼瓷磚要貼哪些部分。
(5)鐵皮通風管、煙囪的用料。
[評: 這道題只說方法,讓學生從數學回到生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解決,求火柴盒的外殼與內匣一題,讓學生在新的情況下,通過觀察,靈活應用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解題,使學生在研究、討論、探索的過程中發展智能。體會生活中長方體表面積是變化的,只有活學活用,才能真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歸納知識、總結學法、促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