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 第3課時
第十單元 統計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頁,例2、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提高學生根據圖中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
2、出示教科書第110頁例2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知道這屬于什么統計圖嗎?(條形統計圖)和以前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比有什么不同的?(有兩種不同顏色的直條)3、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復式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觀察統計圖,說一說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小組內互相說。
2、淡藍色直條表示哪個城市的氣溫?深藍色呢?你還知道些什么?
3、指出:這幅復式條形統計圖可以同時反映兩個城市XX年各季度的平均氣溫,而且便于比較這兩個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氣溫。
4、你能根據這幅統計圖的內容,填寫出這張統計表嗎?獨立填寫統計表,小組內交流。
5、匯報填寫結果,并回答問題。
6、通過把統計圖的數據填入統計表中,你又有了些什么發現呢?你對復式條形統計圖還有哪些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7、你認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在哪里呢?(不僅反映數量的多少,還能反映數量多少的變化情況)
8、出示試一試。
9、從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嗎?在統計圖中怎樣區別五、六年級呢?(看標注,用不同顏色的直條)
10、五、六年級的電腦組分別有多少人?18人、25人分別標在哪里呢?學生指出。
11、五年級書法組10人,要畫到哪里呢?誰來指一指?會制了嗎?試試看。
12、獨立完成制圖,小組內交流。
13、展示作業,匯報制作的方法,集體評價。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學的嗎?14、指出:不僅要畫得美觀、更要畫得準確。要注意不要忘了在直條上標出數據。15、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了解些什么?與剛才的統計表比較,復式統計圖的優點在哪里呢?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一練。
2、你怎樣理解“污染指數”的意思?
3、觀察統計圖中上海市和海口市空氣質量的情況,說一說每日各城市的污染指數各是多少?
4、你認為哪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好一些?說說你的理由。
5、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還能了解些什么?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知道了復式條形統計圖有哪些特點?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在生活中做哪些地方會用到復式條形統計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