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奇偶性教案
一、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出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 奇數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變化過程,在活動重視學生體驗探究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小游戲使學生體會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數學規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實踐報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最后一個專題活動——數的奇偶性,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過整數的認識,整數的四則運算,在本單元中又認識了倍數和因數,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征,奇數和偶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這一單元的概念較多,前后聯系又很緊密,自然會影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安排這一專題探究活動顯得十分重要,它既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與方法的機會,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實現互補互助,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在探究活動中觀察、研究、討論、驗證,滲透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試探—驗證”,在這一訓練過程中反復強調數字檢驗的重要性,做到大膽猜想,科學論證,使通過活動大多數小組通過集體的努力,得出“偶數+偶數=偶數”的結論。
四、教學設計
㈠創設問題情景,引入教學
師:我們前面研究了自然數的特性,認識了奇數和偶數。(出示:1,2,409,89,24,362,10389)在這些數中,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
師:你是怎么判斷的?
師:下面,我們共同做一個關于奇數和偶數的游戲。(板書:奇數和偶數,并出示圓盤指針)。
師: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轉動指針,停轉后指針指幾,就從下一格起數幾個格,數到哪一格,就得到哪一格的獎品(教師邊說邊演示)。
師:誰想第一個來試一試?
師:在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剛才這幾位同學得到的都是糖,為什么得不到學習用品呢?
師:問題提的真好,有思考價值。為什么他們拿到的獎品都是糖,得不到有實用價值的獎品?真有意思,研究完今天的問題你們就知道了。
(在課題前補充板書:有趣的)
師:下面,我們就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研究有關奇數和偶數在計算中存在的規律。
㈡ 參與實踐活動,歸納規律
師:請每個小組都拿出實驗報告單(學生拿出課前的實驗報告單,見如下)。
師:觀察加法算式中的數,你發現什么?
師:從圖中任意取兩個數相加,你又發現什么?
師:如果任意寫出兩個偶數相加,那么是否能驗證你們發現的規律。
師:剛才,我們通過舉例、觀察討論、驗證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偶數+偶數=偶數。在研究中你們還想研究什么問題或聯想到了什么?
生:奇數+奇數有沒有規律?奇數+偶數呢?
師:請同學們大膽地推想一下,然后再舉例驗證。
師:現在你們知道自己為什么得不到有價值的學習用品了嗎?
生:因為糖所在的位置都是偶數,第一次轉后指針如果指2,從3開始再數2格是4,偶數+偶數=偶數。第一次轉后指針如果只3,從4開始再數3格是6,奇數+奇數=偶數。偶數位置上只有糖,所以我們得不到學習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