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5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幾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變化規律,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在探究規律的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運用這些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性規律,會利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列表、畫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活動二:主要是運用上面的奇偶規律探索數學計算中的奇偶變化規律。
學情分析:
5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總結規律的經驗,思維比較活躍。他們能隨時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時地總結自己的方法,在運用中積累經驗。學生是伴隨課程改革成長起來的,他們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傾聽,敏銳地捕捉有用的信息,并能與同學有效的合作。他們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極強,渴望發現規律。在幾年的學習中,他們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準確的表達、恰當的評價、嚴肅認真的態度都很突出。估計學生可以在活動中自主探索本課的學習內容,形成認識,實現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的奇偶的變化規律,并嘗試探索減法的奇偶變化規律。
3.在活動中經歷運用數學方法的過程,提高推理能力,提升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1.學生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積累數學經驗。
2.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奇偶性的變化規律的策略。
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奇數、偶數以后,進一步發現生活中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難度不大,所以本節課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給予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3.指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法探索解決問題。
4.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前段時間老師去了黃河附近旅游,祖國山川的美景,讓我留連忘返。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黃河邊上一個以擺渡為生的老人。他生活在黃河邊,工作在黃河邊,他那勤勞勇敢的精神,讓我難以忘懷。同學們,知道什么是“擺渡”嗎?(生看課件,理解“擺渡”一詞。)
(做“你說我猜”的游戲,擺渡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學生說數,教師猜測船在哪一岸?)
師:其實老師掌握了數的奇偶性的規律。(師板書:數的奇偶性。)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數的奇偶性的規律,等你們把它的規律找出來了,你猜得會比我還要準、還要快!
【設計意圖:通過試講發現:學生雖然已經上5年級了,但對“擺渡”一詞還是理解不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創設了去黃河旅游的情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擺渡”一詞的詞義,也為繼續學習掃清了障礙。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學生理解“擺渡”一詞后,教師引導學生做“你說我猜”的游戲,學生由此產生疑問。這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