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
二、觀察思考,發現規律
(同桌研討: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船在哪岸呢?)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生的需要,應著重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會運用恰當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1.數數的方法。隨著學生的回答,師適時演示課件。2.列表方法。師演示列表方法,生完成手中的表。
讓學生觀察“畫示意圖”、“列表”兩種解題方法,引導他們從中發現規律。
學生總結:船擺渡奇數次,船在北岸。船擺渡偶數次,船在南岸。
師:老師就是用這個規律,很快判斷出小船在哪側岸邊。現在你們也想試一試嗎?(教師說數,學生猜船在哪側的岸邊。)
師:你們猜得可真快,如果有人說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擺渡100次,小船在北岸,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指生說理由。)
師: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嘗試總結出規律: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反,偶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同。)
師:像這樣的規律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面我們來看翻杯子游戲。請看大屏幕:有一個杯子開始狀態是杯口朝上,那么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想一想、做一做,翻動10次后,杯口的方向朝哪個地方?19次呢?(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師:你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嗎?(生提問題并互相解決。)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只讓學生看演示并沒有動手去翻杯子。目的在于讓學生內化體會,學會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5年級學生不應只停留在動手操作上,更多的應該是訓練思維的發展。另外,在此環節設計提問題,目的為下一環節的提問作鋪墊。】
師:生活中有許多這樣具有奇偶性規律的事物,你能舉幾個例子嗎?你還能提出類似的數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在有趣的互動活動中反饋所學知識,讓學生明白數學是服務于生活的。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數學活動中探索數的特征,體驗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師:我們今天利用數的奇偶解決了身邊的許多問題,老師很高興,所以,想送給你們一些禮物。不過,這些禮物需要你們用智慧才能獲得,大家有信心獲得禮物嗎?
(師出示兩個盒子,讓學生觀察兩個盒子里的數有什么特點。)
師:從兩個盒子里各抽一張卡片,然后把它們加起來,結果是多少,禮物圖中相應數字的禮物就是你的。(禮物兌獎表略。)
(在抽獎過程中學生發現:偶數加奇數都得奇數,獎品都在偶數上,所以怎么抽也抽不到獎品。)
師:是不是所有的偶數加奇數都得奇數,大家來驗證一下。(小組討論,并交流。)
(生尋找原因,總結發現:奇數+偶數=奇數。)
師:老師,現在想讓每個前來抽獎的同學都能獲得獎品,讓你們改變規則,會怎樣改?
(學生積極想辦法,得出結論: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
【設計意圖:通過此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探索新知,使枯燥的數學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調動了學生興奮的神經,數學探究將事半功倍。】
三、運用規律,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不用計算,判斷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