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復習(新人教五下)
面 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6個面,每個面完全相同。
棱長和 c=(a+b+h)×4 c=12a
表面積 s=(ab×ah×bh)×2 s=6aa
體積 v=abh v=aaa
(容積) v=sh
體積單位: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容積單位: 升 1000 毫升
教學反思:
高年級學生在整理和復習課上更應注重學法的指導,逐步培養他們的歸納整理能力。以往,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時間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可選用總分式、圖表式、綱要式等)對單元知識先進行歸納整理,到實際教學時再與老師的教學和板書進行對照,看有沒有遺漏或需要補充的地方,這種復習效果相當不錯。可上周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沒有布置該項作業,因此今天的復習只好改變策略。首先我是請學生回憶本單元是什么教學內容?它是本冊教材第幾單元?已經學習了哪幾個單元?通過這幾個提問,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本冊已學知識的網絡系統圖,使他們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然后再請他們回憶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內容。雖然學生們沒有提前復習,但因為知識剛學不久還記憶猶新,所以很快就回憶出了所有知識點。我采用了列圖格的方式,將本單元知識點及所有公式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學效果較好。
教材中練習的處理心得:
56頁第3題給乒乓球臺噴漆到底是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還是求五個面的面積總和?老師之間早有分歧。我認為:生活中噴五個面或六個面的乒乓球臺都有,教師可根據本班學情靈活確定此題到底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總和,在解答之前向學生說明即可。其次,本題無論是求五個面還是六個面的面積總和,計算都太繁瑣。特別是乒乓球臺上面的面積解答起來十分復雜,所以在課堂中我要求學生只列式不計算,重點引導學生明確當缺少一個面時該如何正確列式。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單位時間內的效率。
57頁第3題是一道十分有思維價值的填空題,要深入挖掘。不僅要通過計算、觀察完成教材中所提出的問題“發現長、寬、高都變為原來2倍時,它的表面積與體積發生了什么變化”,還要能舉一反三,類推出擴大或縮小若干倍時表面積與體積會發生什么變化。在教學中,我發現用正方體舉例子學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如:
棱長 表面積 體積
1 1*1*6 1*1*1
2 2*2*6 2*2*2
3 3*3*6 3*3*3
通過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很快就“參悟”出為什么表面積是平方倍,而體積是立方倍了。這比觀察計算結果,通過推理得出結論更容易讓學生牢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