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數乘法和除法(一)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練習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引導學生體會當被除數(除數)變化時,如果除數(被除數)不變,商的變化規律。
3.能應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養成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養成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 計算練習
1、口算。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三第8題。
全班交流。
挑最后一組“0.56÷7、0.56÷4”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強調: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哪一位上不夠商1要商0。
2、筆算。
讓學生獨立完成第9題,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
指名板演,對于出現的一些典型錯誤,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及時糾正。
再讓學生說說,計算小數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3、體會規律。
(1)出示第11題。
讓學生分組獨立計算,指名匯報結果。
引導觀察每一組題目的得數,說說它們的變化有沒有規律,有什么規律?
引起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初步感受:(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商就縮小或擴大相同的倍數。在除數不變的情況下,被除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商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
(2)根據每組的第一個算式,寫出后兩題的得數。
3.9÷5=0.78 27.6÷6=4.6
39÷5= 27.6÷12=
390÷5= 27.6÷60=
二、 解決問題。
1、 出示第12題。
讓學生說說從題中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
“這三個村去年住樓房的戶數各是前年的多少倍?”是什么意思?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解答。
2、 出示第13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獨立解答。
鼓勵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153÷15÷6 ②153÷6÷15 ③153÷(15×6)
組織交流,明確不同的解題思路。
3、 出示第14題。
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她們的平均體重。
(在25.5—33.5之間,30千克左右)
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求平均體重。
可以用總重量÷人數 也可以先找一個基準
(30.5+29+25.5+33.5+28.5)÷5; 29+(1.5-3.5+4.5-0.5)÷5
三、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想介紹給大家。
四、 思考題。
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甲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正好等于乙數”也就是乙數是甲數的10倍)
再讓學生獨立解答,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