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除法的意義與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課題一:小數除法的意義與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a)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5頁的內容,第16頁的例1和相應的“做一做”中的題目以及練習四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2.初步學會比較容易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教師準備教科書第1~3題.
教具準備
頁上3個奶粉筒的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讓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意義,并做必要的提示.學生回答后,再要求學生舉出簡單的例子(例如,9×5=45,45÷5=9,45÷9=5)說明:哪個數是兩個因數的積?其中一個因數是什么?求另一個因數要用什么方法計算?
二、新課
1.教學小數除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3個奶粉筒的掛圖或用投影片映出,指出每筒奶粉500克.在黑板的左邊寫出三道整數應用題,讓學生列式并計算出得數.然后,讓學生把這三道題的算式聯系起來看,第二、第三個算式與第一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算式是已知兩個因數,要求這兩個因數的積,也就是已知一筒奶粉的重量與有3筒奶粉,求一共有多少克奶粉?而第二、第三個算式都是已知一共有多少克奶粉與有3筒奶粉(或每筒奶粉500克),求一筒奶粉多少克(或有幾筒奶粉)?也就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接著,讓學生把題里奶粉的克數改寫成用千克作單位的小數,對著左邊的三個算式,在右邊寫出相應的乘、除法算式:
500×3=1500(克) 0.5×3=1.5(千克)
1500÷3=500(克) 1.5÷3=0.5(千克)
1500÷500=3(筒) 1.5÷0.5=3(筒)
教師先讓學生將上面每一橫行的兩個算式進行對比,看它們的含義是否一樣?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再說明右邊的兩個小數除法算式與小數乘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然后,讓學生思考:“小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之間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概括出:“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最后,讓學生對照前面的整數、小數的乘法、除法算式再次說明小數除法的意義.
2.做教科書第15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讓學生按照題意獨立完成.做完后,讓學生對照算式說明小數除法的意義.
3.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例1.
(1)復習.
教師讓學生做一道整數除法題:2250÷18.做完后,讓學生說明在計算除法的過程中,每次用除數去除被除數以及除得的每一位商的實際含義是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125
18)2250……22個百除以18,商1個百,余4個百;
18 把4個百看作40個十;
45 ……45個十除以18,商2個十,余9個十;
36 把9個十看作90;
90……90除以18,正好商5.
90
0
(2)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讓學生根據題意列式,并用豎式計算.教師逐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邊思考邊做:
①“被除數的整數部分21夠不夠除?商幾余幾?
②“余下的6除以15不夠除,怎么辦?能不能仿照整數除法的方法,把6個一看作用低一級單位表示的數,再與下一位上原有的數合在一起,同15除?用15除64個十分之一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