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上的圖形面積說課材料
一、內容簡介:本課出自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8頁,是為下一步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及組合圖形的面積打基礎。教學目標:
1、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重點:利用分割的方法,把較簡單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再計算。
難點:會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教學設計:
導入是通過裝修房子鋪臥室的地面,鋪設臥室的地面,用什么鋪比較好,這是學生常見的一種情景,較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去思維,進而讓學生說出方法和理由。
新課中,先讓學生觀察面積圖形的特點,然后組織學生小組交流,據研究小組交流以4-6人,為宜,結合學生的座次,以4-6人為一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一個現獨立思考、在合作交流的平臺,構建在新的教學模式下的框架,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小組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樂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集思廣益,對學困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要求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見解,(平時訓練要求),多少不限,有自己的方法即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視其情況,可適時參與小組交流,體現新型的民主的師生關系。
展示時,讓小組代表說出自己的方法,力求準確完整,教材體現了三種方法:數方格,分割法、大面積-小面積,數方格是直觀、基本的方法,第2、3種方法是重點。教師的提問,講解要詳細,并作必要的板書,通過比較,加深對三種方法的理解掌握,重點是后兩種方法,更能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體現解法多樣化的同時,說明后兩種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有陴益,讓學生從思想上引起重視,最后通過練習強化方法,注意讓學生多想、多說出思維過程及方法。
總結反思時,先讓學生說出本課時內容,對知識做一總結,教師做有益的補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強調學生要養成認真觀察、思考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最后,布置作業時,讓學生課后探討“還有別的解法嗎”?作為對本課內容的一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