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2、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課,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利用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拼一拼、一擺、移一移等方法將兩個三角形拼成各種圖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發現只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但學生不會用旋轉、拼移的方法。這時,我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將兩個完全相同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能很快的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非常直觀形象的展示轉化過程,學生在好奇的氛圍中掌握旋轉、平移的方法。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并再次觀看多媒體課件,發現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三角形的內在聯系,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新知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割補法是學習幾何知識很重要的方法。在推導平行四邊行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割補法。本節課中,當學生用旋轉、平移的方法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后,我又設計讓學生運用割補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這一環節由于學生的能力和知識水平有限,對于割補法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動畫,直觀地展現幾種割補方法,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3、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學生應用新知識的能力。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層次性外,更注重現實性。本節課的練習除了圍繞重點設計基本練習鞏固新知識外,還設計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的練習題。為了節約教學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練習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認識道路交通警示標志,并計算兩塊相同標志牌面積的課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對學生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總之,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對學生主體性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獨特的優勢,教學中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豐富的情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發揮了最佳的教學效應,從而激勵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