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版五年級上“嘗試與猜測”的第一課時《雞兔同籠》說課及教學設計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根據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的教學思路是
一 游戲導入,在學生的頭腦中有個初步的雞兔腿數的計算意識。
二 通過觀察主題圖,確定數學息,根據要求填寫表格。
三匯報三張表格的填寫過程,以及所運用的嘗試方法的各自優勢所在。
(一) 游戲導入,初步計算雞兔腿數。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接數游戲好嗎?要求事請你仔細聽,咱們大家一起數下去。
一只小雞,一只兔,兩個頭,六條腿。
兩只小雞,兩只兔,四個頭,十二條腿。
三只小雞,三只兔,六個頭,十八條腿。
四只小雞,四只兔,八個頭,二十四條腿。
五只小雞,五只兔,十個頭,三十條腿。
師:同學們數得很準確。原來在動物身上有許多數學信息是值得研究的數學問題。如在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就是研究雞兔同籠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雞兔同籠問題的應用題。(板題)
二自主探索,發現新知。
1(課件)
師:從圖中你能知道哪些數學信息? (有雞、兔,20個頭,54條腿)
現在同學們就來猜一猜雞兔各有多少只?(可以根據我們剛才玩的游戲)
師:把你猜想的結果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1:雞7只,兔13只。
師:他的答案是否正確呢?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腿:14+52=66條
師:與條件中的54條比怎么樣啦?(多了)說明什么問題?兔子多了雞少了,那該怎么辦呢?
生2:猜測雞是15只,兔是5只 ,腿50條。
師:總腿數少了4條,怎么辦?請同學們用老師發的這張表格完成你的猜想。
(展示學生的表格與書本相似的)
現在老師給大家一點時間,看看這三張表格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5分鐘
師:現在我們就來具體看看這三張表格。
1課件出示:第一張表格
師:誰來解釋一下第一欄的過個數字各代表什么意思?
誰來說說第二欄的各數的意思?
師:你們認為第一張表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找到正確答案的?
(第一張表,它是先假設雞有一只,則兔子有 19 只,看腿的總數是不是 54 條,腿多了,說明兔子多了,然后依次增加一只雞,減少一只兔,就這樣依次的用一只雞換一只兔,再算腿的總數符不符合條件,直到找到正確答案為止。最后經過了 13 次計算,終于找到了答案。)
師:我們給這種列表方法取個名字叫“逐一嘗試法”
師:孩子們請你們再觀察表,當把一只兔換成一只雞時,總的腿數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小結: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每減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雞,腿的總數都減少 2 只。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張表
2 、課件出示第二張表:
師:誰愿意說說第二張表格的列表過程?
生:當假設只有 1 只雞, 19 兔時,總腿數與條件中的 54 條相差太遠,由此判斷兔子的只數太多了,所以可以把雞與兔多換一些
第一次換了4 只雞,總腿數減少8條。第二次又換了5只雞,總腿數減少10條。于是又換了5只雞,總腿數是50條。由此可以判斷兔的只數應該在5和10之間。接下來又增加1只兔,2只兔,得到正確答案13只雞,7只兔。
師:我們給這種列表方法也取個名字叫“跳躍嘗試法”。
3 、課件出示第三張表
師:誰來解釋一下第三張表是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生:先是假設兔子數和雞的只數各一半,發現總腿數偏多,于是肯定兔的只數多了,應該減少兔子的只數來增加雞的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