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的近似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有時需要使用“去尾法”和“進一法”來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體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導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處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材簡析:
從教材內容編排的內在邏輯聯系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學生學習了求積的近似值和小學除法、計算器的簡單應用的基礎上來展開的,學生在上節課已經學習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本節課通過二個具體的情境,進一步幫助學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引導學生思考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不適宜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而應該靈活選用“去尾”與“進一”法。這樣,通過解決上述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對商的近似值有了更為全面的理解。
教學重點: 體會用“去尾法”和“進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體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去尾法”和“進一法”求商的近似值與“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教具準備: 相關配套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談話: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取商的近似值的呢?(根據要求保留小數的相應位數,除的時候多算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來取商的近似值。)
如: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國的劉翔在110米跨欄比賽中僅用了12.91秒,獲得了奧運冠軍。劉翔平均每秒跑110÷12.91=8.520526……米,保留一位小數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跟商的近似值有關的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鞏固學生對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也為后面的“四舍五入法” 、“去尾法” 與“進一法”的比較做好準備。]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8
談話:徐州是一個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城市,有很多的旅游景點。水上世界同學們去過嗎?今天張老師帶來了一個與它有關的數學問題,你能幫忙解決嗎?
(1)呈現問題情境:水上世界門票45元一張,300元最多可以買多少張?
[設計意圖:將例題換為我們身邊的生活實例,從生活實例引入,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
(2)從圖中你們了解了哪些信息,該怎樣列式?
(3)列出算式后,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并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4)請有不同做法的學生匯報想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a:300÷45≈6.67(張) (保留兩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