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舉法解決問題(精選4篇)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篇1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63-64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嚴密性和條理性。
3、進一步積累堅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并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獲得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用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不遺漏、不重復的列舉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教學難點: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嚴密性和條理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演示課件
一、 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四年級時我們已經學過解決問題的策略,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哪些策略嗎?(畫圖,列表)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 合作探究,體驗策略
1、教學例1
出示題目。
提問: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18米)同意嗎?
要求:根據題意請你運用手中的小棒擺一個長方形。
指名提問:你擺了一個怎樣的長方形?你是怎么確定長和寬的?
小結:長加寬的和是9。
談話:還有其他擺發嗎?看來圍法有很多,并不是唯一的。那么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呢?需不需要每個都用小棒來擺?你是怎么想的?
要求:老師這有一張表格,請你把不同的圍法填在表格中。
展示學生的表格。(出示有序無序兩種填寫方式)強調要按順序填寫,從寬是1開始考慮。
小結:剛才我們幫王大叔解決問題時,所采用的方法是將結果一個一個的列舉出來,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列舉的,我們把這個策略叫做:有序的一一列舉。(板書)
談話:通過一一列舉我們發現一共有4種不同的圍法。
提問:如果你是王大叔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圍法?(第4種)為什么?(因為第4種圍法圍成的長方形羊圈最大,王大叔就能養更多的羊。)
談話:從中我們知道了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哪什么時候面積最大呢?
小結:當長和寬的和一定時,長和寬的數值越接近,其面積就越大。
2、教學例2
談話:王大叔的問題解決好了,但他的孫子又有問題需要我們來幫幫他。
出示題目。
提問:“最少訂閱1本,最多訂閱3本”是什么意思?(可以訂閱1本,可以訂閱2本,還可以訂閱3本)
談話:你們準備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列舉時,你打算先考慮訂閱幾本的情況?在你的練習本上寫一寫。
展示學生的本子。
談話:通過一一列舉,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訂法,而且還能看出每種訂法分別訂的什么書。要得到全部答案,你覺得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學生思考,引導他們說出:要有序,不重復,不遺漏)
小結:在一一列舉時,要注意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3、教學練一練
談話:老師平時很喜歡投飛鏢,這是一張靶紙。
出示題目。
要求:把可能的結果一一列舉在練習本上。想一想怎樣列舉不會遺漏。
提問:如果我把問題改為“投了兩次,有多少種不同的情況?”答案還一樣嗎?
三、 鞏固練習
談話: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一列舉的策略,下面我們就來感受這樣的策略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1、出示練習十一第1題
要求:根據要求填表。
提問:通過列舉你發現這兩路車幾時幾分第二次同時發車?
2、出示練習十一第2題
提問:通過題目列舉的發出鈴聲時間你知道了什么?那你如何判斷下面哪些時刻會發出鈴聲呢?
3、出示練習十一第3題
提問:“選用1面或2面升上旗桿”怎么理解?你打算怎樣列舉?
四、 總結反思,內化策略
提問: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小結:一一列舉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列舉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綜合運用以前學過的畫圖、列表等策略,使列舉的情況清晰、明了、有序,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找到所有答案。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篇2
第六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內容:
p63-67例題并完成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經歷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通過有條理的列舉分析有關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并獲得問題的答案。
⒉使學生在對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舉”策略的特點和價值,進一步發展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
⒊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⒈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⒉邊列舉,邊計算和考慮要符合要求
課時安排:
3課時+機動2課時 第一課時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1)
教學內容: 第九冊63~64頁例1、例2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列舉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并做到不重不漏,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
2、通過列舉法解決問題的學習、交流、反思,體會有序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嚴密性。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能對信息進行分析,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長的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羊圈,一共有多少種圍法?
學生猜測,問:究竟有多少種圍法?討論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交流總結: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板書:如果長方形的長 米,寬就是 米
比較有序和無序的兩種結果,學生思考:同樣都給出了四種圍法,你更喜歡哪個?
強調:從寬是1米開始考慮,按這樣的順序既不會多也不會漏。
疑問: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把所有答案都列舉出來呢?
適時出現表格,引導學生完成表格
長方形的長(米) 長方形的寬(米) 提示:列出方法之前我們應該先知道什么呀? 怎樣寫才能保證不會重復也不會漏呀? 對比小結:對比擺、算 今天將研究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策略——列舉法 剛才同學們通過列舉法得出了答案,請同學說說你最贊同哪一種圍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算出長方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長(米) 長方形的寬(米) 面積(平方米) 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在周長相同的情況下,長方形的長、寬差距越大,面積越小;長、寬差距越小面積越大! 二、教學例2 訂閱《科學世界》《七彩文學》《數學樂園》這三種雜志,最少一種,最多三種,有多少種不同的訂閱方法? 師疑問:你打算用什么策略來解決這個問題?獨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給同學聽! 學生列舉,可能情況有這幾種(略) 引導列表: 出示表格,學生觀察,分析表格。 只訂1本 訂2本 訂3種 《科學世界》 《七彩文學》 《數學樂園》 學生用打√法完成表格 總結:要得到全部答案,列舉時要注意什么?不重不漏。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64頁“練一練” 讀題,理解題意。 思考:可以用什么策略解決這個問題? 列舉:10、10;10、8;10、6;8、8;8、6;6、6。 疑問:這是小華投中的不同情況,那么他可能得到多少環呢? 解決10、6與8、8投中情況不同但所得環數相等的問題。 四、作業:練習十一第 1—3題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67頁練習十一第5~9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掌握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
2、 進一步感受使用列舉法時的有序性。
3、 發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5題。
獨立思考,完成,集體訂正。 提問:你們是怎樣思考的?
2、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小結:用列舉法解決問題時,應當注意些什么?
3、完成練習十一第7題。
指名讀題,問: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完成練習十一第八題。
指名讀題,問:“只是向東、向北走”是什么 意思?
指導學生完成:我們可以將直線相交的點用字母代替,列舉出所有的路線,并按一定的順序列舉。
5、完成路線十一第9題。
出示題目,要求仔細讀題。
同桌討論。
全班交流。
三、完成思考題。
用列舉法解決問題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5頁例3、“練一練”,練習十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能用列舉法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感受用列舉法時要按一定的順序,這樣不會多也不會漏。
2、能在運用列舉法時體會不符合要求的安排應去掉。進一步發展運用意識、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邊列舉,邊計算和考慮要符合要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先來玩個游戲:用1角和5角的硬幣若干,要拿出2元,有多少種不同的拿法?
啟發: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按什么順序列舉?
二、教學例3,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例3,指名讀題。
問:“每個房間不能有空床位”是什么意思?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列舉,再在小組里交流。(有兩種方法)
2、比較兩種方法,你覺得按什么順序列舉比較簡便?(從大數開始列舉比較簡便)
三、指導練習,鞏固知識
1、完成“練一練”
2、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